随着高考临近,学生们的时间也更加紧张。这份紧张不仅仅来源于源源不绝的复习内容,还来源于选院校的恐慌。毕竟报志愿和高考考试一样重要,但应该如何选择,很多学生还是心里没数。
而如果是班级中有希望上双一流大学的尖子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就会更有目的性,哪一所学校科研水平高,哪一所院校就会在他们心中加分,那么院士数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标杆。
前不久,21年的两院大会落幕,院士增设数量也已经公开给大众,不过单次的增设数量还是有机遇性,如果要看一个学校的真实科研实力,还是要看最近几年的总数量。
近五年双一流大学院士排行榜出炉,清北独占鳌头
院士的评选异常严格,选拔的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和成就,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名额十分有限。是以,每次的两院大会,都是高校之间一场“暗戳戳”的较量。
两院大会主要就是为了增设两院院士,而两院院士的数量,也就代表着高校近些年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含金量。近五年来,一共经历了三次增选,中国籍院士一共增设了416人,属高校院士占比57.5%,一共239人。
独占鳌头的依旧是清北二校,清华大学略胜一筹,虽然二校在中国科学院的增设数量上相当,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上,清华比大学多增设了四人,共计18人,而北大则共有14人。
而浙江大学名列第三名,近五年来一共增设了10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的10名院士中有五名院士,都是刚刚结束的两院会中增设的,在这一次的两院会中达到增设数量的第一。
这应该是浙大的增设数量第一次打败清北,也算是“扬眉吐气”了。这不仅仅与浙大本身的科研实力,以及学科完整度更高有关,也与浙大近年的锐意进取分不开关系。
第四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从第四名开始增设数量就没有过10了,哈工大近五年增设数量为8人,6名都是中国工程院的,占大比率,说明哈工大在专业方向上的研究果然比较出色。
第五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也是主要集中在中国工程院,7名之中有5名,也比较符合航天航空类大学的性质,最近的两院大会中,北京航空航天增设了3名院士,也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同样在五年内增设院士数量为7名的学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在中国科学院增设的数量较多,尤其是中国科技大,7名里6名都是科学院,专业科研实力雄厚。
增设6名院士的有国防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也是双一流中排名靠前的学校,而北京理工大学增设了5名,虽然也名列前十,却和前三名的清华、北大以及浙大,确实无法比拟。
而通过院士增设的数量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清华北大能够在高校之中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已经具有了最顶尖的科研人才,在学术界具有足够的权威,从而牢牢地掌握了学术界的最高抵和话语权。
深度解读
虽然院士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地位,以及自身的科研实力。但院士的增选很艰难,要么是有三名以上的院士推荐,要么就是权威机构推荐,高校增设一名其实就已经很厉害。
但由于增设的院士主要是偏理工,所以师范类院校等理工性质不突出的院校,一般很难出现增设名额。因此院士的数量并不是学生们择校的第一标准。
师范类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文科中有名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在院士增设上基本都是“颗粒无收”,但并不代表这几所学校就“技不如人”。
因此院士增设数量,只能给一部分尖子生作为参考。毕竟代表着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进入大学基只是为了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对于科研方面的兴趣并不太大,那么比起院士的增设数量,学生不如更多关注院校的热门专业方向。
但如果自身是尖子生,且对于学术研究有热情,有在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想法的学生,就可以稍微提前关注一下,但最好的关注时间实际上应该是进入大学之后,如果真心喜欢科研,盼你在大学里也不忘初心。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近五年的院士增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