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浙大教授: 现代年轻人贪图享受, 宁当黄世仁姨太, 不做杨白劳妻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辛苦付出与沉溺享受,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二元对立”:付出之后才有资本去享受,而享受在某种程度上是辛劳的目的。

当然这种对立关系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物质资源比较稀缺的年代当中,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就会倾向于首先满足物质生活,此时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活动,勤劳自然也是人们强调的美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享受生活渐渐成为人们对于现今物质世界的一种看法。

比如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当中做出的论述:当今社会之中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消费的手段来彰显自己的生活品质,很多时候这种状况都体现在生活当中的一些“浪费”行为当中。

不得不说,消费社会的观念其实是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很多社会当中的个体,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于“享受”看得会比较重。

浙大教授谈年轻人现状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同时也是国家“长江学者”之一的郑强教授算得上是一位“网红”学者了,他在许多场合都会通过自己真实、深刻,甚至是振聋发聩的发声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之前在浙江大学任教时,郑强教授就会常常对一些时下的社会现象做出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早在2005年的时候,时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的郑强就在一次浙江大学校园的演讲当中有过这样的表述:“现在的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贪图享受,宁愿去当黄世仁的三姨太,也不愿意做杨白劳的媳妇了。”

其实,郑强做出这样表述背后原因,是他曾经在一次剧场观看话剧之后,他看到了这样情况:不远处是一家人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来看这场戏,戏剧散场之后,小孩疑惑地问父母:黄世仁做错了什么呢?

既然欠了他的钱,那么杨白劳就应该还。为什么借钱不还的是杨白劳,人们还都说黄世仁不对。面对年幼孩子的追问,父母竟然哑口无言。

这一幕使郑强陷入沉思,他认为类似现象应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当下我们国家的教育行业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杨白劳(老)与黄世仁是根据晋察冀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现代歌剧《白毛女》当中的两个主人公,前者是旧社会当中饱受剥削的农民,后者则是对诸多农民施加剥削的地主阶级,两人的故事其实反映出当时发生在不同阶级之间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郑强这段话的背后,其实隐含了一种意思:现如今人们对于地位的观念差异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也存在与社会地位与阶级方面。

有的人为了不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相应地位,宁愿通过一些“旁门左道”,借助一些阶级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

这种观念是不值得提倡的,正如那个孩子的问题一样:我们不能只看到“债主-借款人”这样的关系,同样应该看到的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剥削者-被压迫者”的关系,以及在此背后的关系。

三观未形成与认知偏差

郑强教授表示,他这样说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依据的。在一段时间内,网络上还曾经兴起过一段时间的所谓“狐狸精姨太太”风潮,许多年轻女子穿旗袍化浓妆,还站在镜子面前进行自拍,表示“谁不想做军阀大佬的姨太太呢?”显而易见,这样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值得提倡的。

郑强教授表示,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社会当中仍然还是存在这样的趋势,比如说在网上购物兴起的今天,许多人会将一些电商平台的董事长成为“爸爸”;类似的,将某“富二代”称之为“老公”;以及类似的“军阀姨太太”自拍风格又卷土重来等现象……类似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背后反映的就是在教育进程当中,教育事业,尤其是家庭教育对于个体价值观塑造方面的力度不足甚至是缺失。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社会化过程当中,由于长辈的教化、家庭的塑造以及外界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而形成的。

换言之,三观的形成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塑造,仅仅是寄希望于家庭是不现实的,同时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对于“三观”相关发展往往无暇顾及太多。

抛开这些,“三观”的形成往往也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来支持。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老人年会认为“孩子年龄大了之后自然就懂事了”。

但是价值观的传播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的转变而产生变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小的时候,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在谈到“人生理想”或者是“长大之后最想从事的职业”时,大多数孩子会在长辈的影响下说“科学家”、“发明家”以及“伟人”这样的答案。

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科技是社会第一生产力,而伟人则是人们敬仰的人物,所以在未成年人看来,这也是最值得尊敬的。

但是现如今,许多孩子尽管还在上初中,但是就会产生一种“我要当网红”的想法,就是因为现如今科技的地位不再像之前那样被重视。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年幼的孩子也会接触到手机、直播等现代事物,同时产生对于他们高收入、看似光鲜亮丽生活的歆羡之情。在这种时候,作为长辈,其实就应该即使出现进行干预了。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固然重要,但是三观的塑造是更为重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