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又到一年报班时, 杭州妈妈果断砍掉了一半培训班, 竟然是这个原因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

暑假还没过完,已经有不少家长开始给孩子报名秋季培训班了。当“双减”成为常态,大家的报班习惯有没有变化呢?

“学科类已经一个都没有了。非学科也从原来的4个变成现在的2个,一下子‘腰斩’。”杭州妈妈徐琏盘了一下秋季儿子的培训班。

如果给儿子小宽的培训班数量画个图表,会是一条稳步下降的线条。

小宽幼儿园时,徐琏是个报班狂,最多时给小宽报了十来个培训班。“不知道小宽喜欢什么,哪方面有特长,就都试试。”运动、乐器、绘画、书法等各类的培训,挨个报。学科类的也没少,英语是两三岁时就在读了,在小宽大班时,她又跟风报了某机构的数学课。

几年下来,经过磨合,小宽每周的培训班比较稳定了,四年级时,学科类有数学、英语、科学,非学科类有足球、模型、编程和创客。

第一次培训班数量锐减是在去年,“双减”政策发布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原来在读的机构不是转行就是关门,新找的机构太远,周中去培训太折腾。”徐琏一挥手砍掉了数学和科学班,又把英语改成了线上课。

今年9月,小宽就要六年级了。原本一直纠结儿子小升初的徐琏,继续“砍”掉了唯一的学科培训——英语网课,而且把非学科类的班也缩减了。

徐琏有自己的理由。“儿子英语基础不错,也很有兴趣。网课在每周二晚上,一上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一天的学校作业就会特别赶,而且经常来不及去运动了。要是留着到周末看回放,效果不好。”徐琏说,以前他们只管接送,让培训班培养娃,现在观念有转变,“不报班也可以学英语。他的词汇量有一定的积累,可以大量看原版读物了,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不更好吗?一学期三四千的培训费,可以买很多读物了。而且我可以和他一起看,一起学,有商有量,说不定亲子关系还能提升。”

而让徐琏痛下决心缩减非学科培训的,是儿子的视力。

“我和老公都近视,所以一直关注儿子的视力。每半年都会去检查一次视力,前几天去检查真的心塞,一个眼睛已经近视,还有一个远视储备也为零了!孩子不愿意戴OK镜,配上了眼镜。现在高年级,需要用眼多,实在很害怕度数会一百一百地增加。”徐琏仔细看了儿子的非学科培训,发现4个班都是以室内活动为主。

“周末经常做个作业,补个英语网课,上几个班就没了,除了足球是在户外,其他都关在室内,而且去培训的路上也比较远,开车或者坐地铁,很少在户外接触阳光。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对近视的防控还是有挺大影响的。”徐琏决定,把编程和创客班也取消了,多出来的半天,带儿子户外活动,顺带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不得不缩减培训班后,徐琏发现,自己更愿意也更会思考了。

“不是盲目地追着别人跑,而是去观察、思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到底怎么样才能让他更好地成长?如何帮助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获得优异的成绩。”

“双减”一年后,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发现,不少家长都更理智了,会多方权衡报班情况——

一位四年级家长表示,已经给女儿报好了秋季班,和上学期持平,没有学科班,非学科的三个班也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主要是兴趣的培养。

一位五年级的家长说,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有欠缺,本来对一个数学培训班非常心动,但距离和时间安排让她打消了念头。“老师很出名,刚开始,我觉得只要去了,孩子的数学肯定就‘药到病除’了。但冷静下来,发现单次来回就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在周中。可能还是我们自己再磨一磨,每天抽一点时间做查漏补缺更好。”

你给娃报了秋季培训班吗?

有什么变化?

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