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高考

高考状元陈勤: 留美进Facebook年薪154万, 被解雇从高楼一跃而下

2019年9月19日,在Facebook总部大厦中员工们都在埋头处理着自己手中的工作,但他们的一个同事却从顶层一跃而下。

调查过后,人们发现这个人竟然是曾经福建省的高考状元陈勤,他到底是为何对这个世界失去了留恋,要这般果决地选择跳楼自杀呢?

饱受挫折

2018年,37岁的陈勤拿到了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开出的高薪offer,即将奔赴很多人羡慕的生活。

22万美金的年薪,折合成人民币有整整154万,这样的高额薪水,能够让他在美国这个国家过上相当优质的生活。

陈勤收到offer之后自然是喜不自胜,他自小优秀,觉得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为自己开拓出了光鲜亮丽的未来。

他是学计算机的,入职Facebook做的也是技术岗,对于Facebook这种科技公司而言,技术岗无疑是整个公司最为核心的部门。

有了这份工作,陈勤能够在美国持续申请工作签证,他也在当地买了车,买了房,或许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申请绿卡,在这样的发达国家也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将自己的父母接来照顾。

从小优秀的他,是老家所有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让自己的父母跟着他享受到了旁人没有的福气,提起他的时候,周围充斥着夸赞与羡慕。

这是他多年寒窗苦读,留学海外也艰苦奋斗所换来的,他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骄傲,也期待着自己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只是这份工作在待遇丰厚的同时,同时需要员工承担相当大的压力,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技术岗需要承担起开发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

他刚入职Facebook,自然有着相当大的热情,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未来在公司打拼过后,工资能够继续提升。

但与此同时,大公司里同样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勾心斗角。为了一个需求,为了一份计划,可能就会引起同事之间的不满。

陈勤也并不例外,他与自己的一位印度裔上司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不过好在面上还能维持平和。但这份不满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为陈勤的工作埋下了一个暗雷。

2019年,陈勤接受了一个并不受重视的项目,这个项目当时的状态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了这个项目,陈勤开始没日没夜地加班,他身边的同事无不认同,如果没有陈勤,这个项目不会慢慢有了起色。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正在稳步向好的项目,在与他有冲突的那位印度裔上司眼里,是一个进度缓慢,没做出什么成果的项目,作为负责任的陈勤也被上司认为并不能承担这项工作。

这个让陈勤倾尽了心血的项目,就此开始与陈勤再无关系。

上司以这个让人不理解的理由将陈勤调出了项目组,并且将他调转到了其他部门,陈勤并不熟悉的宣传岗位。

一跃而下

理工科出身的陈勤对宣传可谓是一窍不通,在公司快节奏高气压的氛围下,陈勤算是赶鸭子上架,可担任了这一岗位他仍然手忙脚乱。

Facebook作为美国的互联网大厂,并不是像国内这样奉行996工作制,美国互联网公司推行的是一种叫做绩效考核制度的评判标准。

每个岗位的考核标准都有差别,调岗之后的陈勤根本没办法在绩效考核之中取得不错的评级。

一旦员工的绩效考核落后,不符合公司的要求,那么员工就会面临别裁撤的风险。

虽说这些公司没有强制加班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考核制度迫使员工为了达到更高的分数,只能进行内卷,尽可能地延长自己地工作时间,以保证自己能够通过绩效考核。

以往在技术岗的陈勤,经常在公司工作到凌晨,不仅仅是为了挽救项目,归根究底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通过绩效考核,拿到不错的评级,从而能够实现工资的进一轮上涨。

有绩效考核这么一把无形的刀悬挂在头顶,在硅谷工作的很多技术类员工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有不少的员工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但即便如此,这些备受压迫的员工仍然没有办法离开公司,不仅仅工作签证的问题,当地的华人圈子里,基本上都是一些外出留学选择留在美国发展的人,他们之间同样也会互相攀比。

这种攀比心理不可能消失,谁都不想在自己的同乡面前过得不如人。

这种对于更优质生活的追求,攀比的虚荣心同样在加深留在国外工作外国人的压力,他们的生活还覆盖上了一层活给别人看的攀比心,陈勤也并不例外。

可在这个陌生的岗位之上,陈勤适应得并不好,越忙越乱,越乱错处越多,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评级一再下滑。

互联网公司没有一个职位是虚置的,职员的工作效果不好,自然就会面对着辞退的风险。

他奢求自己的上司能够给他一个不错的评级,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机会在将来调回到原来的技术岗。

事与愿违,在年终的评级之中,陈勤的评级极低,别说根本没有转职位的可能性,最严重的后果是他需要面对的是公司的解聘。

从他的评级上看,他已经没有必要留在Facebook继续工作了。

他曾经是自己家里的天之骄子,仅仅一年的时间,便从原来的高薪白领一落千丈,即将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

他不是没想过在被Facebook解聘之后去重新找一份工作,可他学的就是计算机。

互联网公司本身就越发趋近于年轻化,他以37岁的年纪进入Facebook本身就是一件罕见的事,要想再找一家类似公司本就是一件登天难事。

况且哪家公司能够给出这么高的薪水,去接受一个在上一家公司表现不佳被辞退的员工呢?

不仅如此,一旦陈勤失去了工作,他就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工作签证,会被直接驱逐出境。

陈勤想不通,明明自己不久之前还在幻想着自己能够申请下美国绿卡,一直留在这里,怎么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就一落千丈,成为了落魄的无业游民呢?

他努力工作,勤奋上进,也力挽狂澜,将曾经陷入死局即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的项目挽救回来,不说能够有多么大的收益,起码也在向好发展。

一朝转折过后,什么都没了。多年寒窗苦读,为了自己的目标所努力,到头来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陈勤心里过不了这个坎。

9月19日,入职Facebook不过一年时间的陈勤,不堪重负,选择从加州总部的顶楼一跃而下,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巨大落差

让陈勤生出放弃生命想法的原因,自然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本是符合自己的发展期望的。

但是一朝事变,他失去了一切,高薪的工作化为了泡影,这让一直以来都是天之骄子的陈勤没办法接受。

1981年,陈勤出生在福建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之中。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陈勤自幼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陈勤对此深信不疑。

在学校的时候,他一直刻苦努力,而他的刻苦努力同样有着不小的回报,他的成绩在班级之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也让陈勤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1998年,17岁的陈勤踏入了高考的考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转折点。

陈勤一直以来的刻苦努力完全没有白费,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陈勤一家都处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陈勤是福建的高考状元,单单这个名头,就足以证明在念书的时候,陈勤付出的刻苦努力,而这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终于换来了开花的那一天。

他进入了浙江大学读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级学府,浙江大学的教学水平不需要过多赘述。

陈勤进入浙江大学之后,选择了新兴发展的计算机专业,当时国内的计算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往后需要很长的发展时间。

在大学的时候,陈勤一样没有松懈过,顺利从浙大毕业之后,他的老师向他发出了邀请。

在老师们看来陈勤各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不仅仅是成绩好,陈勤很能吃苦,在校期间的学费都是靠着自己勤工俭学,以及优异成绩获得的奖学金交上的。

不仅如此,他的组织能力也相当出色,在校期间更是带头创建了六百多人规模的数学协会,所以他们希望陈勤能够留在浙大任教。

可陈勤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在他看来,计算机技术在国内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想要获得更高的水平,以更高水平获得更好的生活,只能选择外出留学,进而实现自己的心中理想。

他凭借着自己的水平成功进入南加州大学进行深造,不仅如此还努力拿到了南加州大学的奖学金。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优渥,一直以来都在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开支,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在美国他顺利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研究生学位,决定留在机会更多的美国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陈勤并不是Facebook的员工,他先是入职了思科这家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开发相关职位。

工作了两年之后,却突然跳槽到了一家外包咨询公司。这家公司与陈勤的专业看上去并不匹配,但是这家公司可以帮助员工申请工作签证。

一心想要留在美国的陈勤极有可能曾经因为签证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选择入职这家公司,希望能够解决工作签证的问题。后来跳槽到了Facebook,并且拿到了相当不错的薪水。

从他的工作经历来看,签证问题是占据他巨大压力的大头,说到底他的工作签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留在美国。

被他接来美国的家人,同样需要依仗陈勤的签证留在美国。背负着一家人生存的压力,不被驱逐的压力,同时还有工作上的不顺意。

多方的压力直接导致了陈勤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最终选择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贵的,可很多时候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真的会逐渐压弯一个原本昂首挺步向前的脊梁。

陈勤出国读书本身就是一项风险与挑战并存的选择,入职Facebook之后,他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未来的前途是坦荡的。

虽说入职的年纪大了些,但他一样能够加班加点地工作。可他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继续顺利下去。

原本的高薪工作,仅仅做了一年,就要维持不下去了。他是父母的骄傲,在外人看来给家里人带来了最好的生活,可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这背后自己背负了什么。

自己的骄傲在这个国度一点点地被消磨,他不仅仅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庸,是没办法接受从高处掉落谷底的打击。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家庭的一切开销,都需要陈勤的工资维持,家里所有人在美国的安稳,同样需要他的工作维持。

但他努力了十几年,到头来还是狼狈不堪,这种生活带来的打击,很少能够让这些拼命读书,拼命上进的人接受。

可人生就是充满了挫折,多番的打击并不意味着不能继续平和地生活,对留在美国的执念其实也没必要这么深,高压工作下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止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希望陈勤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