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这里走出的医学生能“跨界”! 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人才, 浙大医学院为何能走在前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通讯员富祯祯

今年7月,在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19项成果斩获大奖。其中,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团队的“可降解支架的研发、新型空腔脏器吻合技术的创建”一举拿下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这个团队的成员囊括了六七种学科背景,这项发明大奖的产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在新医科人才培养成就上的一个缩影: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医+X”和“X+医”双通道培养路径,培养更有竞争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大奖背后是独特的育人模式

先来看看这项获奖的技术:新型空腔脏器吻合技术简化了肠吻合操作,缩短了吻合时间,同时避免了缝合造成的吻合口黏膜下血管的破坏;降解支架材料,使支架在肠道内14~28天降解而排出体外。

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创新造福了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都大大提高。

而这样一项突破性成果和多学科交叉密不可分,它的参与者们来自各个领域:外科学、微创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工程等。

未来医学的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探索面向未来的“医+”人才培养,成为建设“新医科”的核心问题。浙江大学学科专业齐全,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3个门类,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

构建“医+X”和“X+医”育人双路径

什么是交叉融合?通俗一点讲就是,浙大医学院培养出的医学生能“跨界”。

怎么做到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构建的“医+X”和“X+医”育人双路径,已成为国内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的成功典范。

所谓“医+X”路径,是以医学本科为基础招收“医+”硕博连读生,培养未来高水平医学科学家。

博士研究生专业涵盖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心理学等专业,采用“交叉项目+交叉导师团队+交叉课程+交叉轮训”的育人模式,通过个性化指导和实践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路径构建了“厚植医文、医理为基、医工驱动、医农协同、智能医信”的学科融合体系,创新交叉学科的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

“X+医”路径则是以“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4+4”本博连读为主体,有机衔接3年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培养未来卓越临床医师。

被很多人熟知的巴德年医学试验班,就是“X+医”路径。前4年依托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完成非医学类的本科学习,以宽基础为特色,夯实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本科毕业后经医学院审核选拔,开始4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并通过创新性研究项目为医学生搭建跨学科能力培养平台。

他们因交叉学科背景脱颖而出

32岁的王启闻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治医师,同时还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他是巴德年医学试验班的毕业生,前四年学习的是化学专业,后面四年开始临床医学专业。

从本科到医学院博士生阶段,王启闻以化学研究为方法,新型生物材料为手段,做了大量研究,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并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科学基金里最基础的资助类项目)项目等多项基金。去年,他还从化学系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出发,利用化学修饰得到了新型蒙脱石材料改进心血管疾病常规治疗方案,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交叉学科的培养方式对我影响很大,通过融会前四年不同的学科专业,贯通临床医学知识,才能碰撞出多样化的科研创新成果。”

和王启闻同龄的陈鸣宇去年入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本科学医的他在2015年保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3年后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年轻的陈鸣宇在工作一年后就收获颇丰,他参与了蔡秀军团队可降解支架的研发,获得今年的科技大奖。

这和他交叉学科的背景密不可分:陈鸣宇曾辅修机械工程,“交叉不仅是学几门医学外的课程,而是一种思维。”

陈鸣宇以自己参与的这次降解支架研发为例:工科人员可能只关注寻找到合适的可降解材料,临床医生关注的是降解的时间周期,“我能将两方面的需求都考虑到,找到结合点。对我来说,多学科交叉改变了我的视野。”

他们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

依托双路径,在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上,浙江大学医学院探索了独特而有效的做法。

比如,打破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壁垒,形成跨学科跨院校互选的高水平课程群;依据生源专业和研究方向需求,设置差异化学科背景基础课程、“阶梯式”科研创新平台课程,新设“医+”融合课程;

再比如,改革医学核心课程,实施胜任力为导向、围绕疾病系统的整合式模块课程体系;以及与海外一流院校共享共建“前沿性”全英文课程等。

除此之外,浙江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开展教授互聘,组建学科融合的高水平导师团队,通过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聘请10余位国内外院士合作组成跨学科导师队伍。

到目前为止,通过双路径模式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500余人,交叉培养的医学生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近十年,浙大医学院的学生以第一作者在CNS和医学四大顶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达31人次,参与发明专利206项。

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担当重任

因为在交叉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担当重任。

2019年,浙大成立全国首个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先后获批建设教育部首批前沿科学中心——“脑与脑机融合”、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交叉领域收获了源源不断的原创成果。2020年,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张建民团队完成国内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使一位四肢瘫痪的志愿者实现意念控制机械手。这项研究成果是神经外科、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结合的结晶。团队成员、神经外科医生蒋鸿杰毕业于浙大临床医学八年制,有应用数学和工程知识的学科背景,“我们能从临床出发,提出具体的技术需求,在精准医疗与个性化医疗方向上进行更好地探索。”

除了脑机融合领域,浙大医学院在传染病基础临床融合方面,首次解析新冠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等,为抗疫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创建以“四抗二平衡”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为核心的浙江经验,写入国家诊疗方案,筛出新冠苗株,成功制备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样品;在微创器械人才领域,研发我国首个可回收、可精准定位的经导管人工心瓣膜,国际首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杭州方案”。

实践证明,多学科交叉汇聚能够进一步激发医学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医师科学家科学前沿探索和引领性创新的能力,是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中,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还将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加强重大原创性成果培育和转化,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