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想要变得卓越,努力和运气、奋斗和天赋都很重要。
但最不可或缺的,还是父母和家庭为孩子培植的向上向好的土壤。
今年475万本科生考研,300万人落榜,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本科生:
毕业时,一举斩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最高奖——郭沫若奖学金、物理学院最高荣誉生奖——严济慈奖学金。
不仅如此,他还直接跳过了考研,同时收到了
哈佛大学、加州理工、斯坦福、耶鲁等9所世界顶尖名校的全奖直博offer。
不光能从本科直升博士,还能免除学费,连生活费都由校方来提供。
他就是来自浙江绍兴的朱科航。
据了解,朱科航进入中科大后,一开始读的是工程学院。
但大一结束后,他就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转入了物理学院,并加入了被称为“科学家摇篮”的严济慈英材班。
随后,更是成为物理学院设立“严济慈奖学金”后的第一位获奖者。
学院第一转专业、连夺多项顶级奖学金,还拿到9所名校的全奖直博offer……
其中任何一件事拿出来,都足够普通人吹嘘一辈子了吧。
可当记者联系到朱科航时,他却表现得十分谦虚,说自己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从小比较喜欢科学、爱钻研。
看到这里,我不禁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如此出类拔萃的孩子?
搜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
朱科航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但一直以来,他们对儿子的学习却没有给出苛刻的要求,甚至直到高中毕业都没给孩子报过任何辅导班。
近年来,听了太多“满级学霸”的故事,我发现其中有一些“巧合”:
这些金光闪闪的“别人家孩子”背后,往往站着非同凡响的“别人家父母”。
他们要么是知识分子,要么自己也出身名校。
但和普通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显得那么佛系。
比如谷爱凌的妈妈谷燕:
北大本科毕业,又去斯坦福读了MBA,但平日里对女儿的教育还是以“爱和自由”为主;
再比如北大“韦神”韦东奕的父亲:
作为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发表过二十余篇SCI论文,却很少亲自教儿子,只是给儿子带回来各种各样的书籍……
从这些学霸的家庭背景中,我看到了三个关于教育的真相。
比起身份,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
在采访中,朱科航的爸爸说,
自己从不会逼迫儿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更看重的是童年的快乐。
所以,儿子上小学时,其他孩子都忙着上辅导班、兴趣班,只有朱科航在
“玩”:
玩溜冰、玩滑板、玩魔方……
到了四五年级,儿子更是成了“孩子王”:
一到节假日,家里总会来一大群孩子玩洋片纸、三国杀、四国大战。
但除了玩,儿子也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从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再到中国史,差不多一两周就能看完一本。
后来,上初中了,儿子的成绩一度徘徊在及格线边缘,却依旧喜欢钻研课业之外的东西。
看到这里,我不由感叹:
这爸爸,也太“心大”了!
儿子好玩,他不但不阻止,还允许孩子邀请一大堆朋友来家里一起玩闹;
儿子成绩不好,还爱看课外书,他默默支持。
更重要的是,从始至终没指责过孩子一句“不干正事”。
可后来,我才发现,
“心大”正是这些天才父母的标配。
还记得“华为天才少年”张霁吗?
他的父母都是老师,但张霁从小就没什么学习的天赋。
可即便如此,父母也没有逼他上过培训班,而是支持他发展兴趣爱好。
哪怕后来张霁高考两次失利,复读后才勉强考上一所民办学校,父母也没有干涉他,而是由着儿子搞摄影、打网球、学国画……
了解了这些后,或许不少父母会感到疑惑:
为什么越是“心大”的父母,越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实是因为这些父母,往往都秉承着相似的教育观念:
我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
把孩子当作“白纸”的父母,往往很焦虑。
他们总觉得自己的一笔一画都会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所以事无巨细地为孩子规划人生。
却又一次次被现实打脸,因为孩子往往不会按照他们设定的路线走。
而那些把孩子看作“种子”的父母呢?
他们深知,每个孩子都各有各的生长节奏,各有各的美。
作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爱、舒适、允许犯错的生长环境。
至于到底会长成玫瑰还是向日葵,是春天开花还是秋天结果,孩子自会决定。
教的目的是不教,学的目的是自学,
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与一般意义上的学霸不同,朱科航也并非一直都那么优秀:
初中时,他也曾英语考试不及格;
进入中科大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他更是全院垫底。
然而,和大多数学霸相似的是,朱科航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英语不好,他就每天坚持背单词。
大二时,他就学完了大学四年的主要课程。
并且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达到了95分及以上,名列物理学院第一。
要知道,自觉、主动、自律……这些都是取得好成绩必备的素质。
一旦拥有了这些品质,即使暂时身处低谷,也总有一天能凭借自己的力量,重返山巅。
想起武汉的一个高三女生:
女生名叫李知霏,就读于武汉英中高级中学。
去年年底,她收到了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与通知书一同收到的,还有
21万美元,也就是折合人民币约为133万元的奖学金。
在2020-2021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中,纽约大学排名第35,比国内知名985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还要高。
其中,阿布扎比分校的录取率更是低至3%。
被录取的学生,每一个都可以称得上是“万里挑一”。
然而,“巧合”的是,无论是校内的课程,还是出国需要的英语,李知霏都是靠她自己想办法去学,几乎没有参加过培训班:
为了让自己的语言达标,她每天都会看一些外国游戏主播的无字幕录播。
除了日常交流外,她还会经常利用洗澡、睡觉前的碎片时间,用英语自问自答。
看了他们的经历后,才愈发懂得:
那些最拔尖的学生,没有一个是被老师、家长死死盯着补习班盯出来的,靠的都是兴趣和内驱力。
因为教育的本质,永远都是自我教育。
但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
一刻不停地催孩子看书、写作业;
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一股脑儿报一大堆班,给他布置做不完的习题。
还有的父母,选择用奖惩的方式推着孩子向前。
结果,却让孩子习惯了被推着走。
总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避免挨骂、为了假期不用过得那么苦、为了得到玩具和游戏。
《孩子的情商》一书中写道: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做事的动力,其实是因为我们大人用过度的外在推力,伤害了他们的内驱力。”
从小学到大学,为期十几年,是一场艰巨的拉力赛。
想要让孩子抵达终点,靠的从来不是铁血的逼迫,而是保护好他的内驱力。
再也没有什么是比“管好自己”,
朱科航、谷爱凌、韦东奕、张霁、李知霏……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无一不是出自于条件不错的家庭。
之前看过一项调查显示:
如今能够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家庭经济优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一位清华老师就曾对自己的学生说:
“你们能上得了清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们有优秀的父母。”
就像那个曾接受央视采访的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所以,教育的关键,从来都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
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但如果,你只是和我一样平凡又普通的父母,也不用觉得丧气。
因为道理同样适用,毕竟,再也没有什么是比“管好自己”更加有用有效的教育。
博主名叫奕戈,目前正在攻读北大心理学博士,还曾作为嘉宾登上过央视的《开学第一课》。
然而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却有过一段沉迷网络、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光。
那时候,他的爸爸为他做了这样几件事:
首先,全家断网、断电视,父亲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戒掉了手机,每天奕戈在屋里写作业,父亲就坐在屋外看书。
其次,父亲不仅充当后勤队长,而且一有时间就就会学习与教育有关的知识。
并认真做笔记,每天睡前和儿子分享。
父亲的一言一行,都被奕戈看在眼里,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又逐渐回到了正轨。
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今天的父母。
管教,永远是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家教,也从来都是先自教,而后才能教子。
比起指责孩子,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问题。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只有父母先执着地栽培自己,不放弃自我成长,孩子才能跟随我们的脚步,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世界。
有人说:
“孩子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孩子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所以,教育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或许从这些学霸的身上,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就是恰当的教育观念、保护孩子的内驱力,以及在要求孩子前先管好自己……
既然优秀是有迹可循的,那么成功,也是可以复制粘贴的。
只要耐住性子坚定不移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终会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点个“赞吧”,愿孩子在成为“别人家孩子”以前,我们能早一步成为“别人家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