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智慧财富,而为两院院士贡献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高等院校。
《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两院院士排名》日前公布,清华大学在2016—2022年的七年时间中,共贡献了18位两院院士,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位。
北京大学?贡献了14位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
浙江大学虽然在2021年度贡献了5位两院院士,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位。但在2011—2022年的七年里,浙江大学贡献给两院院士的总人数是10人,排名全国高校第三位。
由于全国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在科研经费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源,因此,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贡献的两院院士人数,总体上看,要比“双非”大学、“四非”大学多得多。
不过,也不能因此小看了“四非”高校,“四非”高校也是卧虎藏龙之地。这主要是因为,“四非”高校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总是投入巨资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尤其是渴望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的顶尖人才。比如说: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晋升为“双一流”建设院校)等院校,斥巨资引进的数位两院院士。西湖大学拥有教授300余人,比首批招收的60名本科生,要多出5倍多。
而南方科技大学拥有26位专职院士,专职院士之多,令人惊讶。此外,位于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在7年中新晋了2位院士,目前拥有3名院士。陆军工程大学也有2人晋级两院院士,目前已经有9名院士在握。
总体来看,南方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新晋两院院士的人数高于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4所985工程大学。
还超过了北京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等22所211工程大学。
由此可以看出,说部分“四非”高校、“双非”高校是“藏龙卧虎”之地,的确名符其实。
此外,在2016—2022年的7年中,还有15所“四非”大学也有1名教授晋级为两院院士。
其中,湖南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大学等,就是证明。
从这些高校的性质看,医科类大学、工业工程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更容易涌现出两院院士。其中,医科类大学就有5所,科技、工业、工程类大学有6所。
可见,选择大学和专业,的确会对于人生规划和人生发展,还有未来的成长会产生一定影响的。
如果要从地域上看,浙江省有3所大学,分别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湖南省有3所大学,分别是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省也有2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和燕山大学榜上有名。
从两院院士人数增长的数量看,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燕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在2022年晋级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可能性增大。
真希望以上“四非”高校能够成功地“摘掉”“四非”大学的帽子,为我国有更多的高校跻身世界一流高校创造条件。
尊敬的网友,您也会赞同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大学晋级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主校的吧。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也希望广大学子也能就读到更多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