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职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创新办学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联系社会生产实践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浙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应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体系重塑、结构优化、办学模式及育人机制的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更大助力。
加快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当前,浙江正处于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新征程的关键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等重要难题亟须破解,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持。而面向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的优秀人才,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在规模和结构体系上已基本满足要求,但以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浙江应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体系、“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发展体系、“聚力共富、育训并举”的服务体系和“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教学体系。应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措施,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应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职业院校,尤其应重点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应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本科专业,加大力度将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从培养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向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拓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应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实现职业教育层次内部纵向衔接贯通,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紧密对接市场和产业、提高社会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经过长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和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提升到本科教育。目前,全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已开设了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浙江职业教育基础扎实,目前拥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两所、高职高专院校49所、中等职业学校348所,在校生126.56万人,他们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深海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这样的变革和形势,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努力实现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职业院校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裁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政府应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培养大批能适应数字化改革与产业全面融合需要、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工匠”,有效缓解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应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支持发展面向农村和山区26县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强力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
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加快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我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浙江是经济大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众多,加上市场化水平较高等优势,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政府部门应统筹谋划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建专业课程、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师资互聘等途径引导企业依法深度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通过建立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创新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把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和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税费减免、“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等政策上的支持。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设计,引导各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到有效衔接,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试点开展长学制。应积极鼓励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大学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
[作者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