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大部分人应该都经历过,但要说到中考有哪些可以加分,我想很多人都不清楚。
包括我,其实在今天之前,我都没有关注过,但是在今天之后我不得不开始关注了。
这要多亏了这则新闻:杭州中考招生政策发生变化
01
这新闻很简单,就是2023年杭州中考招生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里面的一则内容很难让人不注意: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将取消。
要说军属子女、烈士、少数民族加分我可以理解。
那些获得国际大奖,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子女加分我也能理解,
但是为啥外国人的子女也能加分啊,
不仅我不能理解,众多网友也无法理解。
一个两个都表示,不出新闻都不知道还有这回事。
在从人口大国通往人才大国的征途上,这样的政策更有利于实现相对教育公平。
02
既然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将取消,那就说明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这变化是什么呢?
这就要把时间线拨回到招商引资的时代了。
改革开放后,国家急需要资金支持和海外市场,这个时候港澳台侨就发挥了作用,外资里面近70%是来自于港澳台侨,这一些人给国家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海外市场的联系。
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回来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基于这样的考量,优待他们的子女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近些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情况也与当年有了不同,同时现在的外籍华人也与当年不同,
当年很多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出国发展,后来为家乡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情感。
如今则不太好说。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之前的政策都应该做出改变。
03
生在人口大国,差1分就是千军万马。
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除了没有生在罗马,更重要的是还败在了信息差,不知道这世间有各种途径通往理想中的学校。
打破信息壁垒太重要了,好比一个人想生火取暖,却花了很多时间用来钻木取火,眼前明明有打火机,可他不认识。
大部分的努力,都这样弄错了方向。
而这次的新闻则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加分政策到底有哪些。
虽然说各地的政策可能都不相同,但是也会有些共同点。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种加分政策从哪里可以看到。
答案是各地的教育局,比如杭州的就发布在杭州教育局官网,公示公告里可以看到。
像我在合肥,也在合肥教育局官网,查到了去年中考加分的情况(这分加的真眼红)。
知道在哪里查之后,再来看看重点,哪些情况可以加分。
就以杭州这次的来看。
1、新政策将继续保留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的加分项目。
2、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象调整为民族乡(镇)、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考生须在当地完整接受义务教育),此加分项目保留至2026年。
3、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加分对象调整为初中就读期间随国(境)外留学的家长在国(境)外连续生活360天(含)以上的学生。
4、港澳籍学生加分调整为港澳同胞的子女加分(考生父母至少一方为港澳永久居民)。
这些在全国各地应该都是共同的。
当然不同地区也会有不一样,比如素质加分,之前杭州中考就有素质加分这一项,这玩意有多牛,去年有个同学靠素质加分,第十名加成第一名,去了杭二中。
当时因为这个素质加分的不透明,也是累死了家长。
不过这次政策变化了,素质分没了。
总的来说,这次是挺好的措施。
少数民族考生、华侨、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中高考加分本,是为了增强民族团结、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吸纳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前的一些措施也在合理化调整,取消外籍华人子女加分,就是一种进步,促进教育公平化,把更多的教育资源留给努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