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歪风邪气,我通通给你治了!”
2012年,郑强调任贵州大学校长,刚一走马上任,就气得在全校大会上拍了桌子。
校风差、环境差、教师无心授课、学生浪费青春,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荡然无存。
然而,郑强的改革一起步,就遭到了贵州大学元老们的恶意举报,还得了个“光头强”的外号。
有人骂他是疯子,是愤青,是博眼球、赚流量,民主测评时他全校垫底。
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这个以一己之力硬刚一个群体的“网红校长”该何去何从?
其实,郑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所有人满意,他那份敢怼敢骂的勇气,就是来自于他对中国教育的一片赤诚。
1960年,郑强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三年自然灾害,大部分家庭连饭都吃不饱。但无论有多难,父母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坚持供郑强上学。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郑强顺利考上了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因为能力出众,被分配到研究所做助理工程师。
刚毕业的菜鸟就能当上助工,身边的人无不羡慕嫉妒。
但他没有满足于安逸的工作,而是坚持上班搞科研,下班忙自学,考研,读博,一直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1992年,32岁的郑强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国内的高分子研究技术遇到了天花板,国家计划选派留学生到日本京都大学进修,以期补足技术短板。
郑强幸运地被列入公派留学生的名单里。
出发之前,他和同学们在机场合影留念,一起高举国旗齐声大声喊道:“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在留学期间,日方对中国学生格外关照,不仅留学的费用全免,毕业回国后,也可以享受每年两次免费到日本旅行的待遇。
原以为这是给留学生的特别奖励,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郑强才慢慢看清了“真相”。
在一次和日本学生讨论侵华历史事件的时候,教授当场对郑强严厉喝止,不允许学生提问,甚至还威胁他,要把他赶出去。
郑强愤怒极了,他起身回击道:“谁也别想掩盖历史的真相。”说完直接夺门而出。
事后,教授主动找到郑强,以示缓和关系。临走时,还满脸堆笑地说:“这些年,我们对你不错,希望你能为日本人说些好话。万一以后中国要对日本清算,如果你们每个人都能为日本说句话,就能把对日本的伤害降到最低。”
郑强震惊了。
原来,日本人想尽一切办法,吸纳、同化中国留学生,绝不是他们标榜的“友好善良”,而是想要培养汉奸,把中国的栋梁之材,轻而易举地吸引过去,为他们所用。
从那个时候起,郑强不再对所谓“科学无国界”的鬼话抱有任何幻想,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搞好中国的教育。
学业结束之后,日本方面给中国学生开出了“天价”待遇,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薪资福利,都远远超出国内的水平。
当年一起出发时,很多志在报国的热血青年们经不住诱惑,纷纷放弃回国,留在日本发展。
眼看着国家花重金培养多年的人才,沦为帮日本人赚钱的机器,郑强感到既痛心,又无力。
虽然无法左右同学们的想法,但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回国搞好教育的决心。
1995年,郑强学成归来,在母校浙大任教,从此开启了近30年教育强国的艰难之路。
那个时候的他,或许不知道,这条路上将会遇到多少“牛鬼蛇神”,也不知道凭借一己之力,能不能有所作为,他只知道按照自己想法,一点一滴地死磕。
在这条路上,他最先碰到的难题就是人才流失。
那些年,受益于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先富起来,有条件的父母都竭尽全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大部分学成后就不再回来。
尤其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高校,人才外流的比例接近30%。
就像当初和他一起留学日本的同学们一样,多年精心栽培,却从没有为祖国效力。
对此,郑强多次在演讲中言辞激烈地声讨,甚至曾经破口大骂,“北大、清华的学生,简直就是卖国贼。”
尽管这些话得罪了不少人,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说到底,强国必先强教育。所以,郑强一直在想办法,和发达国家的学府“抢人”。
在浙大任教期间,为了让学生们爱上高分子研究的课程,他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幽默的故事和接地气的段子,还自学心理学,琢磨怎样和年轻人无障碍沟通。
没过多久,他的课成了浙大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不是化学系的学生们也跑过来旁听,常常是教室里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全程站在最后排听课。
好不容易冷门专业慢慢火热起来,一次意外事件又给了郑强重重的一击。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美军战斗机的轰炸,看到新闻之后,昔日里谈笑风生的郑教授,在讲台上几度恍惚,一言不发。
学生们不明就里,反复询问,郑强对着台下无数双眼睛,拼命地摇头。
“我不能再教学生了,我把自己几十年的知识倾囊相授,换来的都是投奔美国的叛徒!”
学生们还以为又是段子,全体哄堂大笑起来。但是看到郑强严峻的表情,他们这才明白过来,此刻教授的内心是多么纠结和痛苦。
养虎为患,前徒倒戈,足以让他绝望。
他不怕技术落后,也不怕专业不精,但是不愿看到,美国扔过来的导弹炸在中国人的身上,而导弹上用的橡胶圈,竟然都是他教的学生做的。
不过郑强也明白,很多事情或许暂时无能为力,但是做强中国教育,他可以拼尽全力。
2012年,52岁的郑强请调贵州大学。
当他以校长的身份走进贵大的校园,看到的是年久失修的校舍,又旧又破的教学楼,杂草丛生的迎宾路,211名校的气度早已荡然无存。
然而,比校容校貌更加惨不忍睹的,是贵州大学的教学风气。
学校没有完整的考评体系,人才流失严重,教师们要么热衷于校外兼职,要么想着怎么把生意做到学校里来,遍地都是教职工开的小卖部,小餐馆。
学生更是常年放羊,上课睡觉,考试作弊,高中时的学霸们在贵大的染缸里一天天废掉。
这位教育改革的先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掉进了肮脏污秽的“黑帮”,郑强只能把惋惜和愤怒化作重重的2个字:改革!
可是,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寸步难行,校园整改一开始就碰上了“拦路虎”。
恢复绿化的方案,园林部门已经批准了,可动工时却遭到“元老”们的集体反对。
老教授们说,园子里的老树是贵大的根基,见证了贵大的历史,他们不但联合起来百般阻挠,还给新校长扣了个“光头强”的大帽子。
郑强丝毫没有客气,一拍桌子喊道:“是你们省领导请我来的,我有这个权利!”
接下来,他毫不理会那些“挑事”的声音,雷厉风行速战速决地砍掉老树,移栽草坪,清掉私搭乱盖的小卖部,翻修校内所有的公厕......
很快,贵大的校园焕然一新。紧跟着,狠抓教师的三产乱象,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一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授,仗着自己的“老资格”,在学校开了一家饭店,白嫖学校的水电,不交房租不交税,一干就是十几年。
郑强经过调查落实证据后,不到一个礼拜就强制拆除了。
“什么特权,什么歪风邪气,我通通都给你治了。”他在全校大会上拍着桌子说道。
杀鸡儆猴果然有效,之前嚣张跋扈的人不得不有所收敛。
此外,郑强还给所有老师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出去捞钱,要么回校教书,谁也别想占着大学老师的位子挣外快。
他认为,只有教师们慢慢稳定下来,才有精力抓好教学。搞定了环境,遏制住乱局,他转头再去抓资金和人才。
为此,郑强亲自出马,撬动省里特批的40亿资金整体改建校园,从全国各地挖来200多位博士,专攻“优精尖”的王牌专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211大学里排名倒数的贵大彻底脱胎换骨,成了全国响当当的名牌高校。
不过,尽管他为贵大殚精竭虑,但强势整改动了别人的奶酪,郑强在任的4年,他的民主测评总是垫底,不少人公开诋毁,还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虽然无奈,也难免寒心,但郑强还是选择直面阻挠,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
2016年,在贵州大学的任期结束后,郑强调回浙大,担任党委副书记。
死磕教育整改坚持了20年,加上他在贵大“一战成名”,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学和教育机构,都纷纷邀请他去演讲,他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传递教育强国的理念。
面对学生,“强哥”的演讲总能让人热血沸腾,授课风格和个人魅力圈粉无数。
面对家长和同行,他什么话都敢说,揭露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扭曲的价值观,“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在一次受邀到衡水中学演讲时,郑强指着PPT上的照片问道:中国唯一一位集齐6大荣誉的科学家是谁?
照片上是年近百岁的两弹之父程开甲,是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功勋人物。
可台下坐着的3000多位校长,没有一个人能回答。
郑强火冒三丈地吼道:“你们把那些发了财的富商老板挂在校史馆,却连民族英雄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这才是美国人最怕的人呐!”
如果有一天战争来了,真刀真枪干起来,你们供起来的那些大佬们,爱国的口号喊得越响,关键的时候跑得越快。
而真正能救中国的,只有老百姓、解放军,和这些为祖国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们。
台下的校长们低头不语,而后是久久不停的掌声。
一个忘记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连校长们都不了解历史,不重视科学,怎么指望学生们以史为鉴,科学强国?
郑强要抓的教育,不只是大学,还有幼儿园和小学。因为从小的学习氛围出现问题,很容易被奴役化。
有一次,儿子跑来问他,为什么明知道伊拉克的武器装备抵不上美国,萨达姆还要出战?
郑强给他讲了湘江战役,讲了红军四渡赤水。只要心存信仰,有誓死守护的人,武器落后根本不会成为放弃的理由。
所以,“不能把中国的孩子都养成汉奸!”
郑强的每一次怒吼,都试图唤醒无数沉睡的良知,装睡的灵魂,不管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得罪多少“领导”,他不在乎,更不害怕。
他的演讲和视频一次次火出了圈,网友们甚至呼吁他去清华大学当校长,像郑强教授这样,真正爱国的教育大咖,能再多一些就好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十几年前,郑强曾经只身一人远赴罗布泊,在核爆实验工程专家们的墓碑前,磕了三个响头。
那是怀有同样信仰的两代人,惺惺相惜的默契。
教育强国,科技兴邦,郑强的理想从未动摇过,无论这条路有多远,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