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国重”)代表一所高校在某个领域的领先水平;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仍然是领先水平的标志,但“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则是国家级实验室的引领者,目前十分稀少。
按照2020年的规划,“国重”总量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重”300个左右,企业“国重”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重”70个左右。而“全重”目前只有66个,其中科研院所8个,高校58个,可见其稀少程度。
66个“全重”分布情况详见下图,红色字体的为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
“全重”从何而来呢?2022年生效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2022年7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表明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
这20个标杆“全重”是在原来的“国重"基础上重组的。由此可以看出,“全重”“国重室”的升级版,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承担的科技创新任务更重。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只是批准了66个“全重”。高校获批“全重”自然代表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先进水平,表明在新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步伐更快。
梳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只有33所高校拥有“全重”,其中21所院校拥有独立的“全重”,12所院校拥有共建的“全重”。各校拥有“全重”的数量详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高校拥有的“全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几校共同建设是显著特点。在高校拥有的58个“全重”之中,8个是共同建设,占比14%。了解情况者知道,“国重”多是独家建设,共建的极少。这说明“全重”的组建视野更广,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既要体现出超高水平,又体现全国协同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决心,以在相关领域满足全国需求。
第二,“双一流”院校占比85%。在33所拥有“全重”的院校中,只有江西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燕山大学、深圳大学是非“双一流”,其他28校都是“双一流”,占比84.85%,其中“985”院校又有19所之多。这符合基本逻辑,“双一流”本来就是高水平的代表。这也间接说明,20所“985”院校尚无“全重”。
第三,农林院校占比相对突出。中国农大、西北农大、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东北农大、江西农大、沈阳农大、湖南农大和北京林大、东北林大、南京林大,共有11所农林大学拥有“全重”,占33所院校的三分之一。这给求学者以明确显示,未来科技创新重点方面在哪里。
第四,高校分布极不均匀。数据显示,浙江大学独立拥有9个“全重”,与中国农大共建“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远多于其他院校。其次是清华大学6个。再次是中国农大、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农大和西电各3个,其中中国农大还有一个共建“全重”。
此外,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北京大学?和南京农大各有2个“全重”,西北农大、西安交大、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大和西南大学、深圳大学、江西农大各有1个“全重”,而中国科大、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哈工大、北京理工等名校各自只有一个共建“全重”。
还可以看出,坐落于西北、东北地区的高校,在拥有“全重”方面很是显眼。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西电各有3个“全重”,西安交大、西北农大各有2个“全重”,西北农大也拥有1个“全重”。地处东北的大连理工拥有2个“全重”,吉大、哈工大和东北农大、东北林大、沈阳农大也有“全重”。此外,贵州大学、江西农大也有“全重”。这是否意味着国家级实验室版图将发生重大变化?
网友们,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随着各校重组和审批过程的持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全重”出现。开始的结果不等于最终的结果。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期待留言讨论,供阅读此文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