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杨卫院士(2003年当选)
杨卫,1954年2月16日出生于北京,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校长。
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至2006年担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至2006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至2013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2011年担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13年至2018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18年被增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研究方向包括:宏微观破坏力学、结构完整性评价、材料的增强与增韧、微小型航天器研制。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推动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的系统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和畴变电致疲劳模型,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贾承造院士(2003年当选)
贾承造,1948年3月10日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北蔚县,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75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1987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总地质师、副指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副总裁,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他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盆地构造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为我国石油工业油气勘探和地质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基础,总结和发展了前陆冲断带煤成烃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的地质理论和叠合复合盆地石油地质理论,为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西气东输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并建立了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石油地质理论,总结了先进的综合勘探技术,推动和组织了我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大规模勘探和重大发现,为我国近年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系统研究了中国非常规油气和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地质,为发现我国陆上天然气富集新领域、新类型做出了理论贡献。
近年来他长期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总师,设计和组织我国石油工业上游理论技术研发攻关,为石油工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19篇(SCI收录28篇,EI收录40篇,SCI引用358次),出版专著19部(第一作者1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杨文采院士(2005年当选)
杨文采,1942年10月3日生于广东大埔,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要参与者,现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81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留学,1984取得博士学位。1987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地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地球物理与化学勘查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正反演理论方法研究,并将此理论应用于地壳上地幔、油气与矿产勘查及重大建设工程基础调查。在应用地球物理的反演理论与非线性地震反演方法、大地构造物理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统一了各种物探方法反演的数学物理方程表达,首次提出非线性地震混沌反演的理论与方法,发现并判识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内部存在多组层状反射体等方面,推动了地球物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
麻生明院士(2005年当选)
麻生明,1965年5月29日出生于浙江东阳,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特聘教授。
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段树民院士(2007年当选)
段树民,1957年10月生,安徽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
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9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2010年起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学会理事长,亚太神经科学学会主席。《Neuroscience Bulletin》主编,《Journal Neurophysiology》、《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Cell Calcium》等国际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入选为2003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翟明国院士(2009年当选)
翟明国,1947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南济源。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2年和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学、变质地质学和火成岩石学研究,针对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早期大陆壳的结构与成分、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变质作用和大陆动力学机制的异同等前沿核心科学问题,并且研究大陆演化历史与矿产资源的富集机理,集中研究华北陆块以及相邻地区,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一等奖一项。
励建书院士(2013年当选)
励建书 ,1959年11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 ,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李群的无穷维表示和自守型理论的研究。曾获得美国 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作199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
朱诗尧院士(2015年当选)
朱诗尧,1945年12月出生于上海静安区,籍贯江苏镇江,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和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在山西大学获硕士学位,198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在量子相干方面,特别在无翻转激光和自发幅射相消方面作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目前从事量子相干,特别是相位衰退的干涉效应;特殊材料中的量子相干现象;以及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传播的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年获伊朗政府花拉子模国际二等奖,2014年获量子光学“拉姆奖”。
杜江峰院士(2015年当选)
杜江峰(Du Jiangfeng),男,汉族,1969年生于江苏无锡,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创新发展了自旋量子调控及动力学解耦等量子物理实验技术,结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实验装备的自主研制,将磁共振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量子物理应用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nce 3篇、Nature 2篇、Nature子刊21篇、PRL 43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2018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202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2010-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2016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5年)等科技奖励。
杨树锋院士(2015年当选)
杨树锋,1947年5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研究领域为大地构造学、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结合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地质学,提出了”对花岗岩带的形成机理和板块运动成因关系“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获浙江省特级专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