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徐婷杨朝波
交作业了交作业了!
昨天(10月25日),杭州萧山区瓜沥镇第三小学(以下简称“瓜沥三小”)的学生们交上来一篇篇杭州亚残运会观赛感言,让老师们看得津津有味。“写得情感还是很真挚。”瓜沥三小吴雅岚老师说。
10月24日,瓜沥三小220名学生在杭州亚残运会跆拳道赛场——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整整齐齐地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看了一上午的比赛。赛后,孩子们在感想里写了啥?一起来看看。
“她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儿又飞了起来”
瓜沥三小校长宣卓翔告诉潮新闻记者,这次组织了五、六年级学生前来观赛,主要是想让孩子在赛场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运动精神。前一天通知各班师生和家长后,大家都很激动,很多同学都比平时更早到校,就怕掉队。
学校到场馆步行大约10分钟。这么多人排着长队走着,过红绿灯都得分两三次。好在,学校提前和交警等相关部门沟通过,走过来的路上也格外顺畅,伴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大家别提多开心了。
有同学就在感想里写:“你说我能不兴奋吗?”
观赛前,老师们已经提前带大家做过功课。孩子们对几名杭州运动员特别关注,尤其是来自萧山的姚依楠。比赛现场一播报“姚依楠”,他们的加油棒就挥个不停。在作文里,这个名字更是成了高频词。
“这次姚依楠的比赛很精彩,表现也很出色。”
“我们激动地大喊,快呀!加油,中国队!加油,姚一(依)楠……我真替她揪心,生怕比分被追上。”
在作文里,他们也完成了和姚依楠的对话——
“在下半场的时候我们han的更响了!姚依楠似乎听到了。她自己学过的招都使出来了。”
“姚依楠似乎听到我们说的话,眼神变的异常坚定。此时她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儿又飞了起来!阳光因她而变的耀眼,音乐因她也变的燃了起来。”
“中国队加油”与“比赛不分国籍”
同学们的加油助威声,在赛场喊得震天响。
此前在杭州亚运会期间,由于学校放假,很多学生都跟着家长看比赛。这次跟同学们在一起,加油更是声势浩大,这也是一份独特的记忆。
有同学就回忆道:“我们一开始还是参差不齐的喊‘中国队,加油!’一遍遍喊下来,竟然变成了一个声。”
还有人怕同学们加油声不够大,着急地“跟大家说,同学们在(再)大声点”!
也有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队极有风度的向别国ju(鞠)躬”。
宣卓翔校长在比赛现场看得很欣慰,“都没有组织他们喊加油,中国运动员一出来,孩子们就自发喊起来了。爱国精神已经根植在他们心里了。”
不止中国队,他们也为伊朗等代表团呐喊。作文里写着——
“虽然是我们不认识的国家,但是每加一分,就会有欢呼声。”
“我们都cai伊拉克会ying。但是在最后我五秒内,乌zi别克si坦竟然反超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还有同学则在换位思考:“‘比赛不分国籍,因人而平等’……如果你是一位外国残疾运动员,你先是要不远万里坐飞机来到中国……你的对手是中国队,但你的比分也一直领先。可是,后面的观众席时不时就会传出一阵阵的加油声,可一个都不是为你加油的。此时,你心里好不好受,那我们的中国运动员在国外也会不会遇上这种事呢?”
“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向!上!”
亚残运会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参赛选手都是残疾人运动员。这也是同学们深有感触的地方。
有同学感受到了运动精神——
孩子们觉得,“身残志不残”是对残疾人运动员最贴切的评价,“看到最后,我几乎都忘了他们是残疾人。”
他们在作文里写道:“虽然他们身体有quexian(缺陷),但他们意识坚强,勇于拼搏,不放弃。”“她在赛场上那英zi飒爽的身影让我觉得她只是个运动员。”“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有同学决心发愤图强——
“我突然很惭愧,身残的人都这么拼搏、努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今后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最后报效祖国!”
更有同学想到了人生——
“人生中一定会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你只要不一直停留在那里,一直向前看,总有一天会让你满意的。我们要走向阳光而不是一直停留在黑暗处。”
同学们说:“在生活中,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