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衢州华数: 打造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好样板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宇浩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教学空间在衢州教育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公元1128年宋高宗赐孔家于衢州,儒风浩荡于此。衍圣公孔端友督学衢府,立家庙私塾,衢州由此大兴书院文化,如柯山书院、清献书院、衢麓讲舍、包山书院等,至南宋时衢州书院数量增至12所,据教育史料不完全统计,鼎盛时期衢州书院的数量不少于35所。受这些教学空间的影响,衢州人十分重视教育,孕育出大量著名学子,南宋至清,衢州中举者多达2500人之巨,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依托教育空间,教育的种子根植衢江两岸,至今已成合参巨木,荫庇整片浙江大地。

近年来,浙江以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为主线,每年都将教育民生实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自2020年起,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连续3年就做好中小学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工作,发布工作部署通知,对原有基础空间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要在全省的中小学校建成1000个新型教学空间、遴选100个新型教学空间优秀案例、培育10个新型教学空间典型范例等工作目标。

与传统的教学空间相比,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教学空间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在衢州,对于衢江区云溪小学5年级的学生许多来说,他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在和数字化“打交道”。一进校门,智慧校园物联网系统就织起了一张“保护网”;走进课堂,老师使用互联黑板和智能教学助手,为学生推送导课资源和互动游戏,课堂教学趣味横生;自习时,同学们登录交互平板的教育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应用场景跃然眼前;午休时间,家长通过手机看到了课堂活动里孩子的活跃瞬间,工作的疲惫因孩子的笑容一扫而空……

这些场景来自衢州华数为衢江区29所小学76间教室打造的新型教学空间,通过资源整合以及组件化、模块化配置,实现班级多媒体系统、录播系统等信息化终端的互联可控,实体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的融通,以教学空间创新撬动义务教学段的“课堂革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

一、传统到互联:数字黑板重塑“教与学”

数字黑板,让孩子获得更平等的课堂环境和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大洲镇中心小学三年二班的小刘遇到了“少年的烦恼”,在同班同学中,他的个子蹿得很快,但与身高一起增长的还有他的眼镜度数。小刘的位置被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他最大的苦恼是看不清黑板上老师书写的内容,学校里还有许多孩子面临着和小刘一样的烦恼。在过去的教学场景中,黑板一直都是师生互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然而传统的黑板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板书内容、粉笔书写带来粉尘污染等,尽管一些教室已引进了多媒体白板设备,仍存在亮屏光刺激损害视健康的问题。

衢州华数在新型教学空间建设中,解决了黑板这个“顽疾”。华数新型教学空间采用数字黑板,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可实时对书写轨迹进行数据化,连接到显示设备上进行实时投屏放大。对此,教师小杨也是赞不绝口:“以前我不得不顶着粉尘和强光写板书,眼睛很累,有了这块数字黑板,我写下的东西都有回放记录,学生可以回看复习,我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提高了很多。”

二、有教到优教:资源共享连接“城与乡”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由城乡差距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是长期以来的社会难题,人工智能特色课堂或许给出了一个解决路径。

“我心中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围墙的。”衢江区实验中学的徐老师这样说,他是衢州的一名中学教师,教学口碑卓著,不少学生、家长都希望一睹徐老师的风采,人工智能特色课堂实现了这个愿望。徐老师借助新型教学空间,在给自己班学生授课的同时,“顺便”完成了精品课程的录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不久,远在20公里之外的莲花镇初级中学,全校的学生们通过教室里的播放设备,收看到了徐老师的精彩课程,初三的学生小吴表示:“徐老师讲得很透彻,我们课后还回看了好几遍,对我备战中考帮助太大了。”

衢州华数在衢江区建设的交互录播系统,为解决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样板,依托本地的精品课堂资源,打造播放中心,推动学习由校内向校外、由课堂向课后、由城市向乡村延伸,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全域教育共同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如今在衢江区,全区学生同上一堂名师课已成常态,衢州在教育公平建设的征程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近年来华数聚焦教育领域数字变革,探索出一系列智慧教育优秀成果,如百名科学家进校园、湖州吴兴区教育魔方、乐清教育E课堂、建德“心安护学”等项目。未来,华数将基于广电5G技术,持续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战略行动,加快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取得新突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