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小学

省政协委员陈利民: “双减”后的中小学, 高质量发展需具备三个“关键词”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赵磊丁一格

“王浩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非常客观实事求是。去年浙江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民生保障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让广大代表委员们都深受鼓舞。”1月23日,在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后,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陈利民随其他代表委员一道走出省人民大会堂。

“在谋划2024年工作的时候,政府工作报告讲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谋略,也有平安浙江打造方面的系列举措,当然更有民生方面的系列保障。”在陈利民看来,浙江的政府部门是务实有为的、积极进取的、为民谋福利的政府,“特别是报告聚焦聚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省域探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力度,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地提升我们浙江的社会文明程度大有裨益。”

陈利民说,作为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自己最为关注的还是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譬如去年开始办学的十四中青山湖学校,就受到了临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教育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付出努力。”

普惠性托育体系,0~3岁的托育师不能少

陈利民透露,本次参加省两会,自己准备了两个提案,其中一个是关于推进建设浙江省普惠性托育体系的。谈及这个提案的初衷,陈利民说属于“偶然”。

一次,一位家在外省的年轻老师在跟陈利民聊天时说起,觉得将来生孩子压力很大,自己和爱人两个人都来自外省,父母因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小孩出生后的日常起居照顾成了问题,这让陈利民陷入了沉思。

“双职工家庭,0~3岁的孩子幼儿园还不能上,谁来照顾?我觉得要建设友好型的生育政策体系,完善普惠性的托育服务,是解决当下我们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问题的有力措施。”

在陈利民看来,普惠性的托育体系还包括科学育儿,有助于孩子健康的身心发展。因为对0~3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对其今后一生的智力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一批懂得婴幼儿培育的育儿师队伍?“它不同于我们的幼教,也不同于我们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教师。育儿师的职业定位是能为低龄段幼儿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同时科学地启发幼儿身心、智慧健康发展的角色。”陈利民说,这个体系的建立很有意义,因此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上交了提案。自己的提案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宣传途径,目前很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生育政策,但大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多,可以考虑在年轻人聚集程度更高的新型社交媒体中作进一步推广;其次是要政府部门主动推进,加大资金及相应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可以考虑吸引一些民间资本共同发力普及;最后一点也是不可或缺的,要有一套优良托育师队伍的构建与培养体系。

“我觉得要与我们的科研院校相结合,在幼师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扭转新生儿出生率低的颓势,不仅是一个生活方面的照顾和起居问题,更需要有科学育儿的‘大智慧’在其中。这项举措如果能逐渐完善,对我们婴幼儿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好的助力。”陈利民说。

2023年12月27日,浙江金华的丽泽中学艺术市集上,学生家长在选购同学的陶艺作品。图源:视觉中国

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除了上述的个人提案外,还有一个提案是陈利民所在的教育界别二组的委员们集体提出来的。“金华在2021年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我们前期一行人去做了调研,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基础教育阶段的良好做法,由宁波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王闯教授执笔起草,共同发起了一个集体提案,打造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板。”陈利民说。

陈利民认为,当下的教育在“双减”之后,确实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一些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但是也应该看到,教育整个生态环境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方面。所以在“打造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板”的提案中,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其次是要形成生态化绿色的育人环境,再次是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品质,有较好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善于交流互动的身心以及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育人环境,让教育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什么是绿色生态的育人环境?陈利民说,从学校层面来讲,要优化课程结构,教师要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过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在教师指导下优化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让教与学得到双重改进,提升学习效率;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则要破除唯升学、唯分数论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全社会一起动起来,让我们的家庭对孩子更加关心关爱,让我们的社区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让我们的学校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

在陈利民看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应该具备三个关键词:人本的,生态的,可持续的。

所以教育界别二组的委员们集体建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为教育鼓与呼,为基础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地,共同营造尊师重教好风尚;学校自身要加强科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双减”之后,如何让孩子个性化发展?

“双减”之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保障了吗?在杭十四中教育集团的掌舵人看来,当下义务教育阶段很多的学校,确实动了很多脑筋,在课后托管服务方面做了很多的举措与改进,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拓展文化、艺术、体育方面的兴趣特长培养。

“按照我的理解,一个人如果将来要有所成就,一定是在他感兴趣的领域。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够进一步地去拓展延伸和思考,才有可能在该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陈利民说,他觉得双减的大方向无疑是非常好的,关键是要如何真正落到实处。他想呼吁广大家长,逐渐转变观念,不能单纯地从分数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发展前景。

从人的长远发展来讲,无论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并没有定性。陈利民表示,在自己的任教生涯当中,很多学习成绩不拔尖的学生,走上社会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同样成为了所在行业的精英,其中不乏科研院校的,也有经济领域方面的,甚至还有少量是自主创业的,可谓是行行出状元。

“分数当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孩子有没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去继续深造学习。”陈利民说,不可否认,当下的唯分数论的现象依旧普遍,很多孩子心理负担很重,这是多方施压下造成的结果。

如果学校和家长都特别看重分数,亲戚朋友对孩子的分数关注度过高,会让孩子相对年轻的身心承受过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缓解,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我们应该及时转变,改变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指向。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成就他们更多样化的成才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