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纪驭亚姜晓蓉
“给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做测试的风洞长啥样?”“飞机上的仪表又有什么奥秘?”4月22日,杭州高新实验学校713班的同学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的航天展厅,上了一堂特别的科学课。
给他们上课的是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科普科教中心教师李英杰。他一边给同学们讲解航空航天模型,一边耐心地逐一答疑解惑。“虽然学校的科学课上老师也会讲到一些航空知识,但没有这么直观和深入。”713班男生骆诚是一名航天迷,他向李英杰请教了好几个自己疑惑已久的问题并用“心满意足”总结这堂课。
骆诚和同班同学们的这次“选企(馆)走学”机会,来自于滨江区教育局上个月刚在“滨学通”小程序上线的新功能“科教大联盟”。“我们上新了39门科技研学课程,都是由滨江区的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学校可以结合日常的学习内容和学生需求、兴趣来点单选课,选企(馆)走学。目前该联盟已开展近200场研学活动。”滨江教育研究院院长苏建强说。
从去年开始,滨江教育研究院就利用区位优势,联合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大华、吉利等26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成立“科技教育大联盟”,着手研究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技研学课程。今年1月,教育厅等14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后,他们再次创新,通过小程序等更加便捷的方式,让这些课程惠及到滨江区90%以上的中小学生。这样的探索,在省内尚属首次。
为了能让课程更吸引中小学生,各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课程研发中下了不少功夫。“课程需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讲授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设计一些互动体验环节去带动同学们的兴趣。”李英杰说,最近他们和其他加入“科技教育大联盟”的科研单位、企业还在开发新的项目化科技研学课程,希望能让课程的授课内容更系统、深入。预计下个月月底,这些新课程就将和滨江的中小学生们见面。
实际上,“科教大联盟”正是滨江教育研究院探索“改学”20年来的缩影。如今,滨江区教学质量位于杭州市前茅的秘诀也正在于此。“通过激活学习状态,转变学习方式,我们的目标是整体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品质。”苏建强说,20余年前,滨江刚成立新区,辖区主要以农村为主。不少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而过江择校,特别是小升初阶段的生源外流现象十分突出。“改学”的初衷就是提振百姓对区域教育的信心。
近年来,除了“科教大联盟”,滨江教育研究院还推出了课堂教学诊断系统、“三单助研”机制等多项“改学”举措。
例如,滨江区在每所中小学的部分教室都安装了课堂教学诊断系统,每个教师每学期都可以去这些教室进行教学自我评估,即通过采集师生上课时的语音图像,由该诊断系统进行AI教学行为分析,教师再据此进行精准教学改进。
“诊断系统对我们年轻教师特别有用。以前要诊断课堂问题,需要等带教师傅或教研员有空时来听课、磨课,现在我需要诊断自己的课堂问题,随时都可以通过诊断系统录课并分析学生主动学习行为多不多,老师的课堂设计是否合理等。”杭州滨和中学科学教师冯达说,尤其是入职的头两年,自己会把每节课都录下来,教学能力进步很明显。
让杭州闻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邢文波最为触动的是去年中考前的一次教研活动,“我们第一次尝试‘三单助研’,请区里的语文教研员来给全体初三学生讲授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材料作文是我们学校学生在语文中考中的痛点问题,教研员的站位比老师要高,由他来给孩子们点拨一下,孩子们反馈都很好。”邢文波告诉记者,区里推行“三单助研”机制后,一方面区里会弹性化研制教研服务菜单或统筹送菜单上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自主点单的方式,选择需要的教研服务。请原本给全区语文老师上课的语文教研员来给学生们上课,就是他们通过自助点单获得的服务。
据悉,滨江各个初中的课堂还会继续“变脸”。“接下来,滨江区打算深化数智赋能学习的新赛道,通过改变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提升人工智能学习素养和跨学科实践能力等。”苏建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