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小学

小升初的选择(1) 热潮退去后, 有多少家庭不再卷了?

小升初第一战!

天长小学一个班摇中8个考上了5个,钱塘实验小学全校摇中28个考上12个,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601班有5位同学被录取……昨天,杭州外国语学校发布了录取名单。不少校长老师都在朋友圈发喜报,恭喜这批孩子小升初上岸。

今年,杭州外国语学校共约12000名学生报名,摇号产生了1920名学生,5月18日参加了语言学习能力测评。随着录取名单的公布,320名运气加实力加持的孩子产生。

从杭外开始,一年一度小升初的帷幕就全面拉开。

最近,有位爸爸联系都市快报,说孩子今年六年级,前不久跟同学家长交流,发现不少尖子生已经跟某民转公学校签约了。这位爸爸说,如果换做前些年,他肯定早早备好简历,带孩子四处择校了。现在虽然听说班上有些家长还在卷,但他从心底来说,实在不愿意卷了。

和他一样不太想卷的家长也有不少。为什么这批家长不愿意卷了?记者采访发现,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民办初中纷纷转公,且只能锁区摇号,学校之间生源的差异越来越小。

二是名额分配生会越来越多。在《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从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即到2025年,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要提高到70%。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通过分配生途径进入高中,这也让初中越来越均衡。

三是去年的初中毕业生是小升初公民同招的第一届学生,也是从那年起,民办初中不再有自主招生,全员摇号,这让学校很难再“掐尖”,也使得许多公办初中生源结构有了可喜变化。去年中考成绩出来,头部民办(含民转公)学校的高分神话被打破,很多高分考生出现在公办学校,学生整体发挥平稳,不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重高率相差不大。曾经不被看好的公办学校,也在生源回流的背景下,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那么,在热潮退去后,有多少家庭像这位爸爸一样,选择不再卷了呢?

今天,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爱写作的狮子聚焦小升初家长群,通过四位六年级家长的升学规划、两位“过来人”初中生家长的回望、两个不同小学毕业班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以及热门学校的问答等,一起来看看不同家庭的小升初选择。

我会焦虑到用尺子打自己

现在面临小升初我倒是心态格外平静了!

小李同学在上城区一所小学读书,直升的初中各方面情况在区内处于中下水平。

面临小升初,爸爸妈妈仔细考虑了之后,选择在离小学不算远的拱墅区买了一套房子,户籍对应的初中是青春中学。他们决定,先去摇号拱墅区的一所民办初中或者民转公初中,摇不中,就去读青春中学。

小李妈妈说,他们选择摇号和搬家择校,并不是为了“鸡娃”。下面是她的自述——

摇号只是想给他选择更适合成长的环境

并不是想他在那里能卷出更好的成绩

我现在可以坦然地说,我不“鸡娃”。面对小升初,我觉得这只是孩子人生很自然的一个阶段,不用特别强调这个阶段,更不用焦虑。

身边的确有不少妈妈最近情绪不太稳定,我儿子班上有个女学霸,感觉爸爸妈妈的生活以她为中心,她每次考试成绩都挺好的,总是在班上数一数二,但据说她如果哪道题不该错而错的话,爸爸妈妈还是会很凶地对她。我儿子说,他们班同学听说她这样还要挨骂,都觉得不可思议。

班上类似的家长有好几个,都比较“卷”。尤其是面临小升初,超前学初中内容、打探实验班签约情况等,都特别积极。我儿子的成绩也不错,老师也觉得我应该加入班上“卷”妈的群体,因为儿子是那种压一压会更好的孩子。

但是,我不想加入。我们选择摇号,又买了新房子,是因为我觉得父母要尽自己所能为孩子选择更适合他生长的环境,但绝不是为了给他压力,让他在看上去更好的学校里“卷”出更好的成绩。

我的孩子怎么变成了这样?

我是从一个鸡娃妈妈逐步转变的。

我和先生都是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从外地来到了杭州。所以,从儿子读书起,就对他寄予厚望。

但是,从接触口算起,他就不断让我们失望。他口算速度特别慢,别人三五分钟能完成五十道题目,他要十几分钟才能完成。我那时特别着急,因为那时杭州很多民办初中还没有转公,还有自主招生,我想着这样怎么能行,就每天逼他加练。别人做一页口算,我要让他做三页。我会开着计时器,如果他做得慢了,我就拿出尺子打自己的大腿一下,对,是打我自己,我不对他动手,但我要让他看到他没达到要求,妈妈会受惩罚。我打的次数多时,大腿上会有乌青,儿子看到常常眼里含着泪继续做题。但是,他的速度始终比不过别人。我拍过他做口算题的视频,像静止画面一样,看到题目,笔在空中停滞很久才会落下。

在我这样的逼迫下,他似乎对计算题有了心理障碍,后来每次数学考试都倒着从后往前做,因为最前面常常是一些口算题。

另外,我以前还是个无死角妈妈,为了帮他节约时间,常常大包大揽他很多事情。他的书包都是我理的,每天要戴的红领巾也都是我准备的。怕他会丢,我准备了好几条,书包里、饭盒包里、口袋里都会放一条。我希望用我的井井有条和全方位的帮助,让他一心一意弄学习,争取将来能在民办初中自主招生中胜出。

到了三年级后,杭州民办初中转公,开始全员摇号。我也从以前的自己创业状态,转变为到公司上班。工作忙了,没那么多时间管娃了。有时候,我忙到需要老公接送儿子上学放学。

这时,我发现不对了,儿子不仅红领巾常常忘了戴,有时候书包都会忘了背,整理书本,更不用提了。书包为什么都会忘?因为我以前常常帮他理书包、拿书包,他出门都不用管这些事情啊。

老公也开始埋怨我,觉得我以前管得太多,孩子都变成了这样。

我放手后,孩子变得越来越能干

于是,我学会放手。很多事情,都让儿子自己去干。学习时间让他自己规划,做多少练习让他自己定,书包让他自己理。我发现,儿子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开心。我有一次偷偷看了他理的书包,真的挺好的。

另外,我发现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事情会不一样。比如计算题,儿子速度慢又能怎样?他是一个对很多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有喜欢的乐器,也有爱好的运动。而且,他积极上进,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主动学习。有这样特质的人,将来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去。他去当一个工人,也会主动学习,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他有烦恼时,可以弹乐器或者出去运动来排遣,有情绪的出口,人生就会快乐。这样想了,做不好计算题,成绩没有卷到最头部,又算什么呢?

不给孩子压力,但规划还是要有

我们家庭现在对待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跟别人不一样,不是忙着提前卷初中的内容,而是从心理上做好愉快迎接的准备。

我会跟儿子说,初中肯定意味着更多的学科,作业会更多,这样要更能规划时间。另外,初中会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人的身心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们提前学习青春期的有关知识,积极应对,不会到时候茫然无措。

我们不鸡娃,但也会列一些规划,并不是选择了躺平。比如,我和儿子讨论过他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他看过《达·芬奇传》,觉得他不仅在艺术领域成就卓越,在科学、工程等方面也有很大建树,就说想做他那样的人。我并不觉得设这样远大的目标不好,正因为目标远大,才更有实现的动力。

看到这个计划,不用觉得可怕。我们只是设立目标,达不到也没关系,许多人的人生目标不都在改变吗?到时完不成了,就当这个是1.0版本,咱们就更替为2.0版本,还有3.0版本。总之,设目标是需要的,那是指南针,但不能把目标作为压力就行了。

有了这样的计划,我觉得儿子的小升初会平稳过渡,将来的步子也会走得很稳。

我们探了三所初中

家长是要给孩子托底的

讲述人:亮辉妈妈

小升初规划:先参加摇号,摇不中,再去对口公办初中

和别的家庭比起来,我们家是反过来的,不是父母焦虑,反倒儿子更着急些。

他的上进心很强,五年级下学期时,就和我说期末考试很重要,要提早准备。那个学期,儿子自己尝试了一套学习方法,自己控制学习节奏。到了期末,成绩不错,他说就沿用这套方法了。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四门课总分391分。

我经常和他说,未来的路很长,不要这么焦虑,小升初只是一个很短的阶段,如果在人生重要节点中排序,这个时段都排不上号。

他看着听进去了,但是转头又买了几本初中的数学书,网上看些公开课,在自学数学。他还算学有余力,我也不阻止他。

从上小学开始,儿子就不太让人操心,做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况,我家基本没有。课余在学英语和奥数。

选什么样的初中,不是只有家长在操心。其实孩子到了这个阶段也在关注,有时老师会说,同学之间也会聊。有次我和别的家长一起聊天,说到对口公办初中的师资问题,他一下子听进去了。之后我们交流,他说想去那种学习氛围浓的、师资力量强的学校。

所以从过年前,我们就开始去探校了,主要都是民办学校和民转公学校。

最早的一所学校,是年前去的。参加了游园活动,校园位于市中心,其他都不错,就是场地不够大。我想想初中正是长高的时候,孩子也需要多运动,没有大操场,就不太符合我的需求。

之后又去参观了另一所学校,看到了两层都是科创的教室,挺吸引人,但离我家有点远。

还有一所学校离家不远,也在我们的备选中。

有机会进校后,看校园环境、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的整体状态等,都能侧面反映一所学校的情况。

后来,我们从距离远近、学校性质、升学成绩、校园环境等诸多方面,选中了一所学校。

其实在小升初阶段,孩子在学校里压力都挺大。家长能做的,就是安抚好孩子的心理,换句话说,家长是要给孩子托底的。

前段时间儿子过生日,我和爸爸一起给他写了封信,说希望进初中后,大家互相包容,不要让青春期这几个字变成一堵墙,阻碍了大家的沟通。看完信,他说妈妈我懂,你放心好了。

学习很漫长

不想在小升初阶段

就把热情、能量都耗尽

讲述人:小夏爸爸

小升初规划:直升对口公办初中

女儿上学,我们一直选的都是公办学校。小学就在家门口,走路几分钟,平时起床时间都可以比别人稍微晚一些。小升初也准备直升对口的公办初中。

从小,我们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不是非得要出类拔萃,保持在班里10名左右就行。毕竟小学的成绩和知识掌握,才只是开始,真正的学习起码是从进入中学开始。学习本身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大学本科读完,学习就停止了,心态要放好。

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合唱班,课余时间也主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业上的培训班,主要是英语在上。

小升初阶段,虽说我们没给孩子压力,但在班里,大家都会讨论,话题经常是小升初。比如谁谁已经确定,要去什么学校等。

前两天,家里还一起讨论,要不要参加杭外摇号。因为学校比较远,听说还有家长专门在旁边租房陪读。初中是孩子身心变化、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觉得还是不要住校的好。现在女儿每天放学回来,喜欢和我们聊天,比如食堂中午吃什么,班里发生了什么事等,她在学校的状态如何,从她的分享中就能感受到,而且,我们也比较享受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

选民办还是直升公办,和女儿讨论过,不想去民办卷起来。选择直升公办初中,同时也要做好暑假分班考的准备。我负责管数学,妈妈负责管文科,给女儿上了点强度。

我是在高校里工作的,我们小时候学习没这么累。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卷,我见到大学生群体中,需要心理关注的学生也不少。所以,我不给孩子太大压力。换句话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在小升初阶段这50到100米,就把所有的学习热情、能量都耗尽,心态放轻松。

将来能读重高最好,实在不行,上优高也可以。也没有让孩子将来一定要冲985、211高校,在国内读个本科院校就行,再往下走,国际路线也在我们的考虑之中。关键是她自己,想学、肯钻研,兴趣保持住,对自己充满希望。

浙江的高校资源比较匮乏,过年我带女儿去了东北,当地好的大学有很多。女儿觉得东北民风好,环境不错,说将来去东北读大学也不错。

身边几个家庭的故事

让我举棋不定

讲述人:莫莫妈妈

小升初规划:还没想好

我最近确实有些头疼,想不好去对口的公办初中,还是去摇民办学校或民转公学校。

女儿成绩不错,班里名列前茅。回想她幼儿园时,有次家长开放日,我看她也不太参与互动,就是盯着老师。回来后,我还有些担心,和老公说,娃是不是不太聪明。现在想想,那是她很专注地在听老师在讲,脑子里也在想。

零基础上小学后,很快数学老师和我说,女儿课内有些吃不饱了,课余可以拓展一下。我们开始接触奥数,学了一年,考得不错。她喜欢数学,做奥数题眼里是有光的。因为学奥数,也认识了一批杭州的牛娃。和那些最顶尖的牛娃比,她有些差距,但和同班同学比,还是一直保持优势的。

不是有句话说么,一二年级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考清北,高年级时变成985、211高校,到了初中,就只希望先考上高中再说。目前女儿六年级,我对她还是有一点清北的期待。

大约一年前,我开始考虑小升初。对口的公办初中比较新,暂时还没有中考成绩,很难说这所学校到底怎么样。

我在公办和民办(民转公)之间摇摆,主要是因为身边几个孩子的故事。

我认识两个朋友,孩子现在都在读大学了。当时两个孩子成绩都很好,小升初时,一个去了民办,一个去了公办。

去公办的孩子,优势一直很明显,处于年级头部,后来保送进了排名前两所的重高。在高中里虽然不占太大优势,但是跟牢学习节奏,在年级排200-300名,高考去了浙江大学。

去民办的孩子,成绩也还不错,但是轮到保送的学校,自己不喜欢,就放弃了,转去拼中考。发挥一般,进了所排序靠后的重高,高考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他们未来发展会怎样,当然不能只凭大学就判断,但在我看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而且,现在民办(民转公)学校的分配生比例,已经从之前的50%提升到现在的60%,等我孩子中考时,要提高到70%,中考竞争太激烈了,即便是女儿现在还有优势,我也有些担忧。

进民办或民转公学校,我知道的,就是提早进入高中的竞争模式,学习节奏更快,伙伴群体也更上进,到时从初中到高中,不需要很长的过渡,适应得会比较丝滑。

但是,最近我又听说,我家邻居的孩子,原本在一所很好的公办小学,直升的公办初中也很强。但是她把孩子转到了现在这所较新的初中,现在班里能排前三,孩子自信心很强,学习也挺有动力。看情况,一直保持这个成绩的话,争一下前三所的分配名额,还是有优势的。

进公办学校,遇到位不错的老师,班里氛围也还行的话,孩子一直领先,学得自信、开心,感觉也是挺好的选择。

最后怎么选,我有点纠结,昨晚我问老公,他也说不好。再等等看吧。

小升初的选择系列报道(2)、(3)点击以下链接可以查看:

小升初的选择(2)学生们关心初中伙食好不好?有没有社团?家长们关心初中校风怎么样?管理严不严?

小升初的选择(3)学校不能向家长承诺,组成重点班或实验班嘉绿苑中学跟十三中是什么关系?小升初的热点问答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