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一堂课赚2000元? 浙大女生的发文火了, 世界冠军点赞: 赢的是勇气

升学宝

kayak艇,俗称K艇,是一种类似独木舟的水上载具,也是专业运动比赛中的冲刺竞技皮划艇,但在水上运动中,K艇犹如一匹野马,它能给驾驭者提供速度与激情,却也可能送上一次又一次的“人仰马翻”。

作为浙江大学中国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前皮划艇世界冠军,每个学期的最后一周,许亚萍都会向学生发出挑战邀请——第一次接触K艇的同学,只要顺利坐上,并在船上停留3~5秒,就能得到奖励。

这些年,“揭榜”的学生少说也有上千人,一次又一次落水,却仍有人一次又一起发起挑战。直到几天前,一个女生“硬控”K艇30秒,成为挑战成功第一人。

许亚萍遵守约定,2000元红包奖励当场兑现,而由此掀起的一场关于勇气的讨论,早已超越金钱本身。

女生获得冠军奖励

在社交平台上,一位浙大女生的发文成为了一篇热帖。截止目前,已有近2万阅读,100多条评论。

女生讲述的是3天前,自己在浙江大学一堂水上运动桨板课上的亲身经历。当天来给她上桨板课的,是浙江大学中国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前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老师。课堂快结束时,许老师照例向同学们发起K艇挑战邀请,只要一次成功就可以奖励红包2000元。

“看着前面同学一个个落水,其实还是有点怕,毕竟都没有人成功过。”鼓励到女生的,是站在旁边的许老师不断激励的话语:“你们要掌握水上运动的精髓,就是一直挑战和尝试!”

“如今k艇就在我眼前,我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重振平衡荣光!”没想到,女生第一次尝试K艇成功并坚持了30秒。以为是开玩笑的转账最终也真实兑现。激动的她把这份“意外之喜”发布到论坛上,与同学分享。

鹿姐姐的同事联系到许亚萍老师,女生上一堂体育课净赚2000元,这是真事,不过接受采访,许老师有点犹豫,担心大家因为金钱激励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一开始说奖励5万元,其实是开玩笑的,没想到很多同学当真,还跃跃欲试,但都没有成功,考虑到是不是金额太大,搞得孩子们压力很大,降到2000元。”回忆起这堂课,许老师还是难掩兴奋,“不只2000元,当天挑战成功的还有另一名男生,也转了2000元。”

许老师总结两位学生的成功经验,觉得花出去4000元超值。

“在K艇挑战上,女生不要小看自己,因为船大人小,女生反而比高个子男生有优势。”

“掉下去又怎么样呢?不要害怕,又不是没有掉过。”

“这么热的天不掉,你们等着什么时候掉?”

这堂课,照例很多人挑战失败,许老师一句一句引导,鼓励一位位同学不断尝试,站在旁边的女生最终鼓起勇气,发起挑战。

“其实我不认识这位女生,当天我是来代课的。”许老师总结,女生成功的诀窍,就是迈出了挑战这一步。

而受到女生成功的鼓励,前面已经两次失败的一位男生,又重拾信心,走向K艇。“那时候已经下课,男生还是发起最后一次挑战,所有同学都没有离去,给他鼓励,为他出谋划策,最后他也成功了。”

既需要技巧更考验内心

奖励背后藏着发起挑战的初心

女同学的帖子,在论坛上引发大讨论。有同学留言,无论有没有选上水上运动课,都不要失去那激流争浪的心。而这也正是许亚萍想向同学们传递的精神。

这项K艇挑战,在许亚萍的水上运动课中,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2013年就有这项挑战,那时候没有设定保持3到5秒的要求,也没有设置奖金。”但想成功,并不容易。许老师为挑战设置了要求:第一次划K艇,顺利坐上去,停住3~5秒。

这些年挑战的同学起码有上千位,光这个学期就有上百位,但没有人做到第一次就成功。有同学甚至一学期试了上百次,翻了上百次。

为什么这么难?最大的挑战在于心理。

“如何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一件难事?是急迫地想要达成,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许老师说,K艇挑战,考验平衡能力,对核心力量和技巧能力也有要求,既要有基本的身体素质,也要发挥好上课学到的技巧,“但技能层面不是最关键的,保持内心的淡定,才能让身体更平衡。挑战时过于紧张,太在乎成功得失,不够专注,反而容易翻船。”

今年,许老师用上了新方法,让掌握K艇的同学先来展示,让新手们看到信心,激发起他们试一试的斗志。而设置奖金的目的,也在于调动他们征服的欲望。

这一次K艇挑战成功后,很多同学建议许老师设置勇气基金,也产生了关于奖励的大讨论。用人提议奖励皮划艇模型,有人提议合影签名,还有人提出能不能获得选课优先权……

“奖励不是目的,激励他们勇于挑战才是。”在体育竞技中,信心和信念至关重要,“面对失败怎么想?不用想,敢于再次挑战就是成功。我们浙大的孩子谦逊、谦虚,但我更鼓励他们大声地说出‘我行,我可以’,向‘不可能’发起挑战。”

许老师常常鼓励失败的同学:“一次次立等可见的失败,一次次立等可变的调整,才是体育的奥妙所在。就像人生,在觉得自己‘不行了’的时候,咬咬牙往前‘行’一步,然后再‘行’一步,就一步步接近了目标。”

成长的路上会遇到无数险恶的浪头,而坚定的信念是把握正确前进方向的船舵。就像征服一匹烈马,在一点一滴肉眼可见的进步中,树立自信心,“现在有些年轻人会感到迷茫、纠结,他们要及时找到自己的内核力量,最根本的就是学会找到身体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也会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相比取得多少成绩

更在意如何看待体育

一堂课,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羡慕和好奇——世界冠军来给同学们上课,有什么不一样?

许亚萍于2011年进入浙江大学,刚开始,俱乐部只有几位同学,现在每年有几百人,水上运动课开出了20个班,涉及皮划艇、桨板等7大类型,选课率居高不下。

对于世界冠军来说,技能传授相对容易,更难的在于通过技术之外的创新,来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一个学期十多次体育课,相比能划出多少成绩,许亚萍更看重同学们如何看待体育,教学的重心不在个人技术的突破,而是体育氛围的营造。

比如到课率高不高?尤其严寒酷署,是选择躲在被窝里,还是坚持挑战,面对困难的选择和态度,她很看中;比如她会引导学生加入运动队,目的是从一周一次训练,提供高到一周两三次,让体育精神浸润他们的生活。

“这也需要老师以身作则,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强项上,而是不断向自己发起新的挑战,根据学生需求突破、改变自己。”让许亚萍欣慰的是,这些年她也汲取到了双向奔赴的力量。

去年,浙江大学皮划艇队6名学生在美国田纳西州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挑战——他们划着冲浪艇、皮划艇成功挑战被誉为水上“超级马拉松”的Chattajack31桨板赛事,更有学生获得了亚军,这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站上该赛事的领奖台;在不久前结束的长三角体育节(C9龙舟赛)上,竺可桢学院水上运动队的队员们临时接到任务,抵达现场后无法下水适应场地,队员们“不为困难找退路,只为困难找办法”,大晚上在泳池练习划桨,最终获得第三名。

还有很多收获,没有这么磅礴轰动,却如涓涓细流滋养内心。

有的同学,刚开始不会游泳,害怕下水,在许老师鼓励下,一个学期不仅学会了游泳、划船,还有勇气参与公开水域安全的救援实践课;有的同学桨板课上反复失败,直到最后几堂课才能站起来,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奇迹;还有同学给许老师发来信息,明明可以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却挑战了对国家更有帮助,但更困难的工作……

“教学如水沉浸,育人从心滋养。突破单一的技术教学,激发同学们内心的小宇宙,让青春的他们勇敢追梦。”许老师常把学生叫做“我们的孩子”,在风浪中“传道”,在奋楫时“授业”,在与学生同历坎坷与磨炼后,解答有关人生与理想的疑惑,培养孩子们放眼四海的广博胸怀,勇立潮头的冒险精神,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放手一搏的神勇气概,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海洋奥林匹克精神与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紧密相连,这也与我们培养卓越人才息息相关。”

文:朱丽珍

编辑/制作:沈蒙和戴欣怡

监制:王慧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