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2020考研也已尘埃落定,每年都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
小敏去年年初给我打过电话,咨询了一些关于文学考研的问题,最后她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
记得当时我认真给她讲了准备英语的注意事项,政治学习的时间安排,然后在复习期间,她基本没再怎么上过网。
不得不说,她的定力很强,做事也非常认真。在我认识她三年的时间里,她每天读书,写总结,在群里分享书和电影时,总会认真写一大段文字,密密麻麻。
我提醒过她,记得分段,眨眼三年过去,那个做事特别认真的女孩,考研也已成功。
初试成绩刚出来时,她的成绩不算很高,查了查,应该可以进复试。
正式排名出来后,她的成绩已经排了录取人数之外,进面试,也基本是垫底,希望渺茫。
她很慌,我也很紧张,面试前一天她还问我:学长,明天我应该怎么做?
该学的都学完了,我回复她:大胆、自信,面带微笑。
3月31号下午,名单出来,她被录取了。
我能想象她的快乐,因为那种开心,我都能感受到。
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孩子,圆了她的考研梦,看到这样的好事,我也非常开心。
昨天翻知乎时,热搜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学期间每天去图书馆,到底好不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好和不好,而是琢磨,为什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问到底好与不好,也就是说除了去图书馆,肯定还有其他选项,到底哪个好,提问者拿不定主意。
在这里,我不想直接说去图书馆就一定好,就一定是上进的行为。真不一定,我也见过有个同学,家里条件非常好,喜欢学习但嫌图书馆人太多,所以就直接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当成了自己的自习室。
这也是爱学习的表现,而且人家还考上了博士。
图书馆是一个选项,去里面看书学习也是一个选项,重要的不是别人做什么,你就一定要做什么,而是你自己想清楚,在大学期间,你想做什么,你想学到什么,带着目标和规划,思路会更清晰一些。
怎么想呢?
我想引入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成本」。
成本是什么呢?这里注意下,成本不是你一个月花了1000,他花了5000,所以你觉得你在校生活成本低,你比他更会过日子。
虽然人家花得多,但他可能报了一门课程,有了一次很好的旅行,收获的东西比你更多。
在经济学中,任何一样东西的成本,是指将它用在其他用途上的价值。用薛兆丰老师的话来讲,成本是指你放弃了最大代价。
你看电视和综艺的成本,不单单是那一下午,而是你用相同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所产生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最大代价,这里可以用很多人做某事失败后最常说的四个字解释一下:我本可以。
本可以好好学习,沿着专业一直走下去,但鬼迷心窍,天天窝在宿舍打游戏;
本来踏实复习就可以考上研究生,但十月的时候突然不想学了,后面开始放水摸鱼,最后离过线只差了一分。
最大的成本,就是你放弃了其他可能性。
用这样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我们自然会比之前更知道一点时间的重要性。上大学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由时间最多的时候,可惜那时候我们并不太懂事,也不太会规划,大把时间白白流逝,过些年后悔也没了意义。
公号后台也经常有读者留言,问专科学生应该如何做?
答案很简单,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肯定应该更努力啊。
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容易激起人愤怒的新闻,例如一些用人单位不用专科生,歧视专科生等等。可以愤怒,也可以反驳,甚至反驳思路我都想好了。
第一,对求职者的态度,可以反映出该用人单位的水平;
第二,学历不代表能力,成绩不代表工作能力;
第三……
吧啦吧啦一大堆,情绪确实上去了,但能改变多少现实呢?
我觉得单纯求同情是没有太多意义的,还是要找路,用咱的口头语讲,就是「要做出个样子来」。无论你是要一直钻研技术,把自己培养成技能型人才,还是准备专升本,继续提升学历,思路都挺好,但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我见过很厉害的专科生,他们早早看清了形势,列好计划,持续行动。我师姐最开始读的就是专科,然后专升本、硕士、博士、博士后,现在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上课、做学术。
博士毕业时,她的毕业论文送校外盲审,全部是A。我们导师也经常夸她,说她学习认真,做学问扎实,有时候在学校查不到资料,她还会跑去北京查,直到穷尽资料。
确实最初的学历不能代表能力,但走向市场时,你要展现实打实的能力。
在校生学习,我觉得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住。定力不够,选择太多,自然坐冷板凳的功夫就差了点。
其实坐功,应该是学生的基本功。
当然我不是让你坐着不动哈,你学四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可以起来走走,活动活动,空闲时间该锻炼锻炼,别最后腰肌劳损或者屁股上长痔疮了,那就麻烦了。
就学习方面,我讲两点:
第一,要坐得住,所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
积累确实无聊,也确实累,但日复一日的积累,也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你的功夫会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学习融入到生活当中,学习成果也会自然展现。
第二,要讲方法,光死学肯定不行,什么都想学也不行,人的精力有限。
首先,要学会取舍,把精通一项功夫,比了解十项要强。
其次,方法上面,我习惯于在学习前,先花时间了解这门知识或者技能的框架和注意事项,这一点,网上有很多,可以自己查。了解清楚之后,再去学习,学习时我喜欢「慢工出细活」,基础一定打牢固,后期会越来越快。
希望这个学习思路对大家有帮助,我自己学习功课、学做饭、学装修,以及最近准备学的书法,都用这个方法,亲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