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如何提前通过大考定位大学及专业? “四步定位法”值得一看

对高中学生而言,每一次大考的成绩对以后的升学、择校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所以,学生们应该如何利用大考成绩提前锁定院校和专业?考试后为何定位大学?

此处指较大规模的考试,比如期中考、联考等。

运用成绩定位,主要是为了给考生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样更有利于考生积极备考。明确的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而设定的目标太晚了,想要努力就来不及了。

综合分析后,考生家长均可根据实际成绩、名次,调整双方可能存在的期望值差,制定一致的对策,最终实现理想目标。

考前“四步定位法”

步骤1:实力分析

首先确定个人综合大类考试成绩与整个年级同科排名。比如新高考地区的学生更喜欢物理,那就要看他们在整个年级物理组里排多少位了。要知道考生在本校的水平还不够,毕竟高考是一个省(市)考生的竞争,还需要了解,考生的学校在各个学校,都处于什么位置。

综合考生的年级排名,学校的水平,进行初步的定位。

步骤2:推算自我段

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往年的类似考试以及近年来的高考成绩。也就是近年来,在同类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同学当年高考在全省平均分或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学校(专业、专业组)。这样的工作一般需要家长费时间、精力去咨询学校的毕业班老师。

高分数考生家长还需要了解,往年学校考入985、211大学的具体层次、地理位置、专业等。比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比偏远落后地区的大学高,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相差也很大。

步骤3:初步确定目标院校、专业

根据自己的成绩对照往年入学人数,确定目标院校(专业、专业组)。比方说,新高考区域内,考生近几次大规模的考试成绩,大部分都在全年级物理组20左右;而近几年,年级物理组排名20的同学,大体上都进入了 xx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和同档录取学校(专业、专业组),可以对照最近几年的学校投档数据,找出 xx大学和同档院校和专业的数据,也就是自已目前成绩对应的大学和专业范围。

初定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时,应对自身发展空间进行合理预测,并采取“冲、稳、保”的策略。

如果有较高的意向的话,可以选择前几年成绩排名在3000名以上,甚至更高的大学,根据新的高考录取规则,可以把重点放在目标院校相对不热门的专业。

稳中求进:选学校前几年投档排名与自己的成绩相对应,上、下2000位左右的大学,可以关注大学里比较热门的专业或相对优势专业。

保研:选择往年投档分数低于自己分数3000分的大学,可以选择王牌专业,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防止在高考失利时没有合适的选择,适合成绩起伏大的考生。

由于新高考采用专业+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合的模式,一般可填数十个专业。父母和考生可以适当扩大选择范围。

第4步:进一步修正

综合以上因素,对考生的定位作进一步的修正:

参照各大考题型难度,若难度大于高考真题,可适当提高目标院校的水平。若为市、区统考,则排名相对客观,不宜根据题型难度调整位置。

参照复习进度,一些中学的进度比较快,有些考试成绩可能比较好,不要盲目乐观,客观分析自己的情况;进度慢,反之。

考试时发挥超常,平时中游水平冲刺前10%,如果是备考复习的结果,那就继续保持,甚至可以稍稍提高自我定位;运气好,蒙上许多题目,就要冷静分析,调整目标。

发挥失常,因突发情况,可参考平时成绩调整定位;因压力,情绪紧张,可暂时不调整定位,等待下一次大考成绩。

注:“粗心”“失误”造成的失分,发挥失常,不建议调整方向,过多的错误说明考生没有把握好所学的知识的重点,难点;粗心的坏习惯也难以在短期内改正。

报考人数排在前的高校和专业,近几年的投档数据,对于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定位是最主要的参考依据,尽早进行定位,就可以及时调整学习提升计划,有的放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