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发布的那天上午,栾言蕊在微博“法硕超话”里上下滑弄翻看大家的帖子,看着别人发出的成绩帖,她按捺不住冲动,没有按照早晨和妈妈约定好的“早点下班我们一起查成绩”,自己去查了分数,“还好比预想的高”。
华侨大学法学院的毛峻文彼时正在家乡法院实习,边整理着手头的文件边顺手查了一下成绩,意料之中的没过线。
“反正今年就当试一次水吧,明年再来。”疫情下的种种原因影响,他今年并没有静心复习,这个分数不算意外。
宁波大学法学院的罗菲刚到福州市区的酒店办理入住,就接到了同学发来的初试成绩发布的消息,“本来打算小玩一天就返校,没想到今天出了成绩”,罗菲抱着手机在酒店大厅来回踱步,不知道该不该查,她很怕查了之后这一天都玩不好了。
好在最后成绩没有她预想中的那么差,那天成为了她近一年来最不焦虑的日子。
初试成绩发布只是考研征途中阶段性的节点。3月中旬考研复试国家线发布,在高分频出的法硕考研界,过了国家线只是拿到了及格分。
之后各院校会陆续发布本校专业复试线,这一分数线又会过滤掉一批考生,只有过了所报院校的法硕复试线,在考研大军中扑腾了一年的法学生才算看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岸边”所在,又一轮面试下来,综合成绩排名靠前的人才能成功“上岸”。
时间回溯到三个月前,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于2020年12月26日拉开帷幕。
每年的隆冬时节,据保守估计有十万以上的法硕考生拿起笔,在两天时间里展示自己近一年所学,以求得更高的学位。
法硕作为考研最热门专业之一,这一数字随着考研人数的年年攀升正在不断增加。
“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法硕考试科目不含数学,且大多数知识点以记忆为主,比较容易入门。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法律相关行业就业前景相对广阔,未来无论是选择进入机关单位做法官、检察官,还是做律师,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条听起来体面的出路。因此除了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外,法硕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跨专业考生。”对于法硕考研的火爆,毛峻文这样解释道。
也正因如此,法硕考研年年都面临着“僧多肉少”的情况。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硕专业的院校录取人数共1.6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近年来,每一百个法硕考生中,只有不到二十人能够得偿所愿。
难,也要考
罗菲和毛峻文本科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而栾言蕊是跨专业考生。
对于罗菲和毛峻文以及大部分法本考生来说,他们在备考研究生初试的同时,还要备考司法考试。
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是从业者进入法律行业“入门券”一样的存在,用罗菲的话说是“法学生毕业前不参加法考,大学好像就白念了”。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往年9月举行的司法考试,时间推迟到了11月,与考研仅间隔一个月。
与其他专业的考生相比,在有限的时间里平衡两门同等重要考试的学习安排,是法学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毛峻文大学时期实践经历丰富,从大二开始就到地方法、检机关实习,在与法律领域从业者接触的过程中,他对学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毛峻文介绍,本科生毕业后想做律师,只能去一些发展前景一般的小律所,他和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去。
“要是选择考公进入机关单位,本科生考到基层单位是没什么限制的,但在我家乡浙江一带的法院,大多数中院以上的单位都明文规定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报考。”
毛峻文认为自己更适合机关单位的工作环境,研究生学历将为他日后的工作带来更高的起点。这是他最初决定考研的缘由,也是今年落榜后决定再战一年的动力所在。
相比之下,罗菲选择考研的理由没有毛峻文那样具体而清晰。与很多处于大三下学期的学生一样,罗菲只是觉得快毕业了,有点迷茫。
“当时我看大家好像都在准备考研,我也就跟风一起复习了。”她一开始也想像身边考研的同学一样选择211、985一类名校或者“五院四系”老牌法学院来考,可复习到后期,她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点没看到,为了稳妥起见,报考时她最终选择了本校。
“我到后面整个人都焦虑极了,学习状态也很差,我真的不想再经历一次这样的学习节奏了,所以就尽可能地争取一战‘上岸’。”罗菲回忆起没结束多久的奋斗时光,语气里仍带有一丝恐惧。
而她做出的这个看似有些中庸的决定,在普遍“好高骛远”的考生中,未必不是一种理智的妥协”。
跨考生栾言蕊也不轻松,她本科是学市场营销的,与法律专业毫不沾边,跨考意味着她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对一门学科的入门认知到熟练作答。
栾言蕊跨考法硕的决心坚定于大四开学保研失败后。“我当时感到挺挫败的,想证明就算凭自己硬考我也能上研究生。”
栾言蕊专业课成绩优越,绩点排名年级第四,但稍低的综合成绩使其与保研失之交臂。那之后,栾言蕊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次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她要拼搏一次,找回自己高考报志愿时的梦想院校——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
弥补高考时的遗憾,转行进入自己热爱的领域,也是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
从6月开始,栾言蕊每天坚持凌晨五点起床学习,距离初试两个月时,栾言蕊通常会在自习室学到第二天凌晨。
听起来,他们考研的动机和遇到的困难似乎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步入社会,读研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充分的缓冲时间。
“保持学生身份可以帮助自己获得低成本的试错机会,并发掘出自身更大的可能性。”毛峻文说。
这一点也是大多数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考研,可以让“江湖”来得晚一点。
不断战斗,不断焦虑
考研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考研实际上是一场心态上的比赛,心态好就赢了一半。”罗菲起初听到这句话时还不能理解,直到最近成绩出来她才明白过来,“我好像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焦虑上了,我太看重结果,太害怕考不上了,然后越焦虑就越学不进去”。
罗菲式的焦虑在参加考研的法学生中并非个例。
法学作为社科学科,大部分法学生的大学时光相较于理工科的学生更为轻松,通常来说,在期末考试前突击两周,就可以拿到过得去的成绩。
因此对于持续的、快节奏的考研学习进程,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需要法学生重新适应并找到状态。
夏天的时候,罗菲将跑步作为缓解焦虑的方式。
“跑步带来的韵律感会让我心情好一点”,一段时间内,在宁波大学的操场上,四点多钟晚饭前的时光总能看到罗菲的身影。罗菲跑了两个月,瘦了二十斤,“真没想到考研还解决了我的减肥大计。”
不能跑步的日子,吃炸串成为了罗菲缓解焦虑的又一手段,“因为人真的焦虑到不行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出路,主动找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去做”。
“不像高中时学习有老师指导,有同学参照。考研真的是一场和自己的战斗,如何克服焦虑,如何坚持下来,只有自己能帮自己。”
过程虽然坎坷,但罗菲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罗菲的确不是“学霸”,没有面对繁杂的知识却依旧“运筹帷幄”的能力。但和她一样在考研大军中艰难前行却又不能停下脚步的人并非少数,在焦虑中咬牙坚持,才是考生们的常态。
在崩溃中成长
因为是跨专业考生,栾言蕊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比别人付出得多的准备。
回到学校后,她在学长开设的自习室中包下了一个座位,一个月280元,不算贵。
为了帮助自己快速入门,她报了一个3000多块钱的线上辅导机构,出于节约时间的考虑,她不跟直播课,而是在课后倍速听讲加快消化。英语真题从2002年到2020年,快二十套卷子,她反反复复做了三遍。
与罗菲的焦虑相比,在每天雷打不动的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里,栾言蕊绝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专心而有效率。
不过,考研中的崩溃只有次数多与少之分。
十二月初的一天,栾言蕊像往常一样在自习室里看书,她看着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款,突然间,觉得怎么记都记不住了。
“我当时就很慌张,感觉自己已经到极限了,真的坚持不住了。”
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让栾言蕊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在考前二十天时冲破了崩溃的边缘,“我已经满了,不能再学了”。栾言蕊拨通了妈妈的电话,这样说道。
那天,栾言蕊边和妈妈视频边走出自习室,来到了自己平常背题的湖边,一圈一圈地走着,边走边哭,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只记得看着天渐渐黑了才停下脚步。
之后,她没有选择回到自习室,也没回宿舍,而是出了校门,在附近找了一个酒店住下了。酒店房间里远离书本和学习氛围,完全放松的环境,让栾言蕊觉得久违的舒适。
“我从那天晚上七点多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栾言蕊说,要不是退房时间到了,她还能睡。“这之后就好了不少,咬咬牙就又开始投入学习状态了。对了,那天我妈还说,没考上她就养着我一辈子。”
如今的栾言蕊已经能半开玩笑地回忆起那次崩溃了。
走过考研这一遭,栾言蕊发觉自己的内心好像强大了很多。之前她看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有一个非法本的求职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时我就觉得,完了,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以后肯定也会受到歧视”。
但现在,她觉得既然改变不了社会上其他人的标准和眼光,就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更优秀。如果考研成功,栾言蕊想在第一年把司法考试过了,而且要高分过。这也是为了弥补她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劣势。
谈起这一年的收获,罗菲表示,如果再来一次,她肯定不会那样焦虑了。
“我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比较拖延,什么事都不知道提前解决,比如我考研期间的实习安排其实可以早点和老师协调好,这样我也不至于感觉兼顾不过来,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毛峻文今年考研和司法考试双双落榜,这对大学期间履历十分优秀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教训。
“我就是自制力不够吧,疫情在家没怎么学习,开学以后也没抓紧时间。加上自己报考的院校太高了,所以后期就是半放弃的状态了。”
今年,毛峻文打算报考一个更为稳妥的学校,并报一个线下辅导班来约束自己的学习安排。
2021年3月12日,考研国家线出炉,与往年相比稍早的国家线发布时间给了很多考生一个“措手不及”。
一年时光匆匆,如今,考研的法学生们已经走到了大四下学期的日子,考研的结果也会随着各院校复试线的相继公布逐渐趋于明了。
但无论结果为何,这近一年的经历,这场与自己为伍的战斗,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不可磨灭的成长印记。(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丨肖玲燕 设计丨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