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悄然来袭,各路考生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对于高考生来说,高考只是步入理想大学的“钥匙”,不仅要考出心意的分数,更要“找对入口”。
尤其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在关注分数的同时,也要花费些功夫在报考上。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算考的分数再高,如果志愿填报出现问题,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不懂高考“大小年”,600分学生因此“滑档”
高考前,很多老师都会叮嘱,学生及家长要重视报考。如果填报志愿出现纰漏,即便是高考状元,也未必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
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尤其是成绩优异生,过高地估计了高考分数,认为填报的志愿是“囊中之物”,结果却傻眼了。
比如,2020年黑龙江省高考,小王同学高考取得了600分的好成绩,于是,他报考了一所北方著名的985大学。
原本以为自己一定会被录取的小王,在其他同学陆续接到通知书后,却发现自己滑档,只能报一所相对较差的大学,小王对此后悔不已。
对此,有网友表示,小王遇到了高考“大小年”,才会因为高分数而遭到滑档。很多人对于高考“大小年”这个名字感到困惑。
什么是高考大小年?对考生有何影响?
所谓的高考“大小年”就是指一种招生现象。
例如,某高校的生物系在2020年招收了100名新生,可能到2021年只招收50名学生。
每一年招生人数的不固定,导致高考“大小年”发生。
如果再具体一点来讲,报考人数多,招生标准随之提高,称之为“大年”,相反,报考人数少,招生标准放宽,称之为“小年”。
在“大年”时,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仅仅作为“入场标准”,而在“小年”时,则有可能成为实际的录取分数线。
而对于这种“大小年”交替的现象,对于高考成绩理想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
尤其是双一流大学或一线城市的大学,如果不掌握相关的信息,滑档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在了解到什么叫做“大小年”后,很多考生迫切想要知道,2021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呢?
实际上,这并没有准确的答案。所谓的“大小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某大学的化学系在近三年的招生人数不断下降,那么,2021年可能就会扩招。
相反,某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近三年招生人数不断增加,2021年可能就会减少。
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考生,如果某个院系近几年招生人数较为稳定,可能在2021年的招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当然,分析高考“大小年”不仅仅只靠数据,还要看考生的综合实力,如果高考成绩大幅度超过报考录取分数线,就不用太过担心“大小年”的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要注意哪些点?
第一志愿要“勇”很多学生都听说过第一志愿要“勇”,第二志愿要“稳”这个说法,不可否认,对于一些热门的报考志愿,考生们就是在“押宝”。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通过这种方法考生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但毕竟没有完全的把握,这时候,就需要第二志愿“保底”。
第二志愿要“稳”所谓“稳”就是要确保自己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或者专业,适当降低自己的标准,以免“孤独一掷”,白白浪费高考成绩。
在这里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有心仪的大学或专业固然是好,如果达不到标准,一定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才真正不浪费读大学的机会。
选择“服从调剂”据观察,很多高分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总是忽略“服从调剂”这件事,究其原因,是很多考生过于自信或低估了志愿填报的竞争压力。
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担心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于,建议这类考生应该尽量选择“服从调剂”,毕竟如果因此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甚至是考不上大学,就“得不偿失”了。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很多同学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可能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个专业,于是关注一些热门专业,想着趁着东风,未来找工作更加便利。
实际上,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可能今天热门的行业,明日就会变得冷门。单单以热门来填报志愿的话,并不能起到“因地制宜”的效果。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之时,应该“脚踏实地”,理性分析,结合自身兴趣和整体行业发展前景,来合理填报,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写在最后:
高考对于每一名考生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同时,报考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重视报考的重要性,最后也祝每个考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