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之前的精英教育阶段,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到了普及化阶段。
因为长期从事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这里谈点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希望能够给高中学生和家长,尤其是高三的孩子,一点参考或者是启发。
通俗点说,目前的大学,尤其是高职高专类,基本上是你只要想上,没有什么门槛。成绩再怎么不行,还有一大堆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类高校,没有什么分数的要求,交钱就可以了。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毕业工作的时候,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90年代老马毕业的时候,尽管没有赶上包分配的那波,但本科生找个工作太容易了,(老马母校还不错)但是现在,你看很多地方,街道办招聘个普通工作人员,都是硕士、海归的,南方很多中小学教师,那清一色的清北、海归,硕士起步的。
有一句通俗的说法“物以稀为贵”,学历、文凭也是这样的,目前每年有8、900万的大学生毕业,研究生学历也有几十万。这在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大学的升格、扩招,除了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伴随而来的还有学历的注水、贬值。
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学生和家长的追求,不再是有大学可上,而是能否上清北,能否上985、211、双一流?再不济的话,省属重点也可以啊?
但很现实的是,这种要求,从根本上来讲,它就不太可能实现。2000多所高校,双一流才137所,难道你让其它的大批高校倒闭?
另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于,初中升高中的分流,以及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的不够流畅。50%多的普高升学率,以及高职院校上升空间有限的现状,加大了很多的家长和考生的压力。好在教育部等相关国家部委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职业教育高考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并将很快实施(据说2022年将会全面展开)
总结一下吧:1、初中的分流,以及职业教育上升通道问题;2、优质高校的相对匮乏与考生的期望和需求之间的差距。3、社会对于学历的超前、超高要求。
这三个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高中生感觉“亚历山大”,也就太正常不过了。
对于这样的现状,老马谈点个人感想:1、努力学习,毕竟成绩是基础,有什么样的分数,位次,对应的大学级别、层次也是不一样的。
2、如果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太好,大可不必太过沮丧,记住:条条大道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而作为家长,也不要一味的去给孩子增加压力。老马始终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要远比大学的什么头衔、级别重要的多得多。我们的家庭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对于心理健康以及生命的意义等相关方面,缺失得太多了。
3、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考生,不妨适时地转变观念,职业教育的春天似乎是要真的来了,不要再一味的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理性探讨,不喜勿喷。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在几十天以后,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