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些考入名校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复读重新参加了高考。
2020年高考,来自文郡洋沙湖中学,湖南高考理科第一名名叫杜青云,高考成绩为718分。他就是一名复读生,裸分为698分,有20分的加分。然而,在2016年,杜青云曾以704分拿下湖南高考理科第二名,后就读北京大学,当初成绩中含20分的加分。
同样在2020年的高考中,来自湖北襄阳四中的王宇航,以699分成为了襄阳市的理科第二名。而在2018年,王宇航参加了高考以697分,被清华大学录取,但是所选专业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于是选择了退学。
除了这两名考入名校的学生之外,还有2013年辽宁文科第一名刘丁宁、钟祥一中的常文杰、云南考生李一峰等人,也都先后进入名校后,选择复读重新进入大学。
可见,考入名校复读的学生,并非是个例。虽然还没有夸张到很多的程度,但是这样的现象,其实可以避免。
导致这样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盲目选择专业,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跟风报考,进入后与理想差异较大,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另一种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氛围更加自主,缺乏了有效的监督,导致很多优秀生不适应,放飞自我,导致学业不理想。
那么,作为家长、学生以及学校,能否降低这种时间浪费?
笔者以为完全可以。
首先,作为家长和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一些有关专业的详细信息。
如今互联网特别发达,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因此在了解一些专业的情况,也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更何况,有些高校还会有开放日,有些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为将来选择专业做充分的工作。
换句话说,填报志愿绝不能盲目,更不能跟风。
其次,作为学校也应该灵活应变,减少就读大学生退学复读的现象。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各位高三老师常年从事高考,也应该对高校专业有所了解,能够较好地为学生提供参考,减少学生的盲目跟风。
而对于大学来说,一些孩子进入清华大学,这些孩子实际上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基础知识自然也非常牢固。然而,因为高校间缺乏了相互协调的机制,包括学校内部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导致了这样现象的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高校能够先划出基准线,进入大学进行一年的认知期,到了大二才实现专业选择,可能会让学生减少因为专业不喜欢,而产生退学的心思,导致许多孩子平白无故地浪费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得不重新复读然后参加高考。
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学生在选择高校与专业的时候,可能应该更加侧重于专业的选择,因为专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校的牌子,也只是一时的光鲜而已。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将自己的理想在高校与专业中做出平衡,实际上也非常关键!
或许对于“尖子生退学复读”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变,让这些学生不必因为在填报志愿时,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失误,而不得不用高四一年的复读时间,来换取就读适合自己专业的机会。实际上,一些高校对于选择专业,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高校对于这样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这种改变还局限于学校的内部,可能高考改革和教育革新的路,还需要再探索。假如高考成绩可以有一定的时效期,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至少高考不应该只是一种“被迫选择”的升学形式,而应该是一种“以人才为重”的选拔方式。
换句话说,从高考到高校,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样的志愿选择和培养模式,不能只是“一考定终身”,只要选择了院校和专业,就没有机会去走“回头路”。
因为高三学生大多对报考专业和模式不甚了解,在面临升学、高考和志愿的重大选择时,往往只能依据父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去做出选择。但是盲目被动的选择,往往很难体现和表达出自身的喜好厌恶。
如果好不容易读了十多年的书,最后却只能就读自己不甚满意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大多数孩子的心里,都不会感到顺心如意的。
因此作为父母、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顺应年轻人的心理变化和时代需求,充分沟通、理性建议,适时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引导高三学生做好高考志愿的填报。
否则好不容易被高校录取,却又被逼无奈地复读一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