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分不等于能力分, 但很感谢当年, 我是个“做题家”

去年,小镇做题家上了热搜。

我是个不太上网的人,每天996的工作已经焦头烂额。

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触动,今年稍微空闲下来,再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才觉出五味杂陈。

我出生在个物质条件还算可以的家庭。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上面有个大我三岁的姐姐。姐姐很早就嫁了人,然后进厂。

这是这边不少人的选择,义务教育结束,要么职高要么进厂,早早结婚,孩子重复着父母的生活,一代又一代。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对我唯一的期待,就是考上大学。

因为在老家那个十八线的小城市,大学生还是个香饽饽,这里的用人单位很少会卡学历,大专基本就可以笑傲全市,工作随便挑。

那些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的新闻,在网上沸沸扬扬,对于这里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大学生照样是个金凤凰。

我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这边的教育水平一般,最起码难以做到扔到台面上跟其它大城市同台竞技。老师也就大专或者本科的学历,研究生教小学?想都不用想。

教培机构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大专出来做老师,包装一下就算名师辅导了。这种机构我并不想去。

对于一个孩子,一个想上个好大学但没有什么好资源的孩子来说,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勤勉。

高中三年,就是枯燥的埋头苦学,刷题,刷题再刷题。

这是一个笨办法。

题目从五三做到王后雄再到各种真题。

我是把考试研究了个彻底。

考试题型是什么,怎么答题,那都太过于简单。

提分相当容易。

就这样,通过刷各种各样的题,我把自己送进了211的大门。

然后,我就傻眼了。

大学的室友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每个人都有基础的才艺,钢琴,小提琴,篮球,街舞,总之,废物的只有我一个。

自卑是肯定的。

但更让我难受的是,大学的内容和高中的学习,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关系不大。

高中是分数越高越好,大学是60分万岁。

在大学,更看重的是社交能力,和开拓的眼界。

不巧,这些我都没有。

学霸的光环破碎以后,我成了一颗996的螺丝钉。

但我也比较庆幸吧。

最起码我通过做题,成功来到了新的世界,新的起点。

如果不是做题,我可能还在十八线小城市碌碌无为。

虽然大城市压力是很大,但能看到的天幕真的完全不一样。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尚处于迷茫中的同学们一点鼓励,能力不等于高考的分数,但起点真的不一样。

很感谢当年好好学习,做个小镇做题家的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