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研究生选导师, 是院长好还是青椒好? 这4大误区你了解吗?

汉代著名学者杨雄曾写道:“务学不如务求师”,意思是说:我们努力求学,不如努力寻求一个老师

由此可见,一名好的老师对学生学术生涯的引导性和重要性。

对每一名研究生而言,都希望自己能够选择一名“好”导师,开心、圆满地完成学业,顺利地取得学位。

但是怎样才算“好”?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综合多年来的事例分析,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往往很容易陷入“四个误区”。

误区一:选择名师一定比非名师好

这是众多研究生最难走出的认识误区。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并不是说选择名师的结果不好,而是指研究生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名师。

一方面,是由于名师的数量资源有限。

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情况,而教育资源也包括教师,特别是名师资源。

对每个院校来说,名师毕竟是少数,具体到研究生所报考的学科,名师的数量就更少,至于院士、XX学者之类等等更是凤毛麟角。

如果研究生片面地追求个别名师,势必会造成部分研究生因名师招生指标有限而落选,他们不得不面临调剂的风险,从而失去双向选择的主动权,甚至名落孙山。

此外,名师成名之后,必然要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本学科的骨干力量和知名人士,担负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重,同时参加的社会活动较多,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上面。

可以说,这与杨雄的“务学不如务求师”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名师成名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导师同样也是由一名默默无闻的“青椒”成长起来的,今天的袁隆平、钟南山、施一公等众多名师大家,必然都是由昨天的付出和成绩一步步累积而来的。

作为一名有眼光的学生,不能只将着眼点停留在名师这一支“绩优股”之上,还可以选择另外的“潜力股”,瞄准那些具有成长为名师潜力的导师,用这些导师和你共同取得的成绩,去塑造明天的名师。

当然,“潜力股”成长为“绩优股”的时间跨度可能会很长,这也有可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误区二:选择有行政岗位的导师一定比单纯搞科研的导师好

有不少研究生认为,像校长、副院长、院长、副院长、教务处长之类,具有行政岗位“实权”的导师,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前途更有利。

这种认识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具有长远眼光的。

毫无疑问,作为有“实权”在手的导师们,确实在社会关系、人脉积累、交际能力、拉课题等方面更胜一筹,对学生的继续深造、留校任教、出国留学或者是寻找工作等方面,往往也都能够帮上大忙。

但这些帮助都必须建立在你能正常毕业的基础之上。

可问题就出现在正常毕业这个核心问题之上。

身处于行政岗位上的导师,大部分时间都要忙于行政事务,很多人已逐渐不再参与一线的科研工作,一年基本上与学生更是见不上几次面。我的硕士导师就是一位学院部门领导,在整个硕士期间,我只在入学见面、课题组聚会、毕业答辩和谢师宴见了几面而已,掰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更不用提专门来指导了。

在导师无暇顾及学生的情况下,更多使用的方法则是选择一名年轻的二导,或者干脆是课题组的师兄或师姐带着你。

并不是说二导或是师兄师姐的指导能力不到位,有很多有行政岗位的导师,甚至都叫不出即将毕业学生的名字,这对研究生来说,却实也有无奈和遗憾。

误区三:选择“老”导师一定比“新”导师好

出于年龄、岗位需求等综合因素,必然会出现研究生导师的新老更替,各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都会遴选产生新的研究生导师。

而在师生双向选择中,很容易出现新遴选导师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甚至出现“无生可招”而落选的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研究生将“新”和“老”作为一个选择标准,认为新导师年纪轻,掌握资源较少,缺乏带研究生的经验,选择新导师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如选择老导师来得稳妥。

这种想法初看有一定道理,但稍作分析就不尽然了。

首先,学位评定委员在遴选导师时,必然会对遴选对象的基本条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授课质量、指导能力等进行严格把关,能够遴选成功就说明他已完全具备了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其次,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稳定,遴选导师已由“急速增长期”过渡到“稳定更替期”,对遴选对象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

新遴选导师一般都是学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知识结构新的青年骨干。他们大多思维开阔,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研究生交流也更容易。

最后,由于新遴选导师是初次指导研究生,指导研究生的数量相对老导师要少得多,时间和精力更加充裕,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也会大得多。

从近年来各级组织的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来看,有不少优秀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正是新遴选导师。

误区四:导师的科研项目一定是越多越好

作为研究生导师,具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也便于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能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研究生从事实践性教学活动。

因此,每年在实施双向选择时,都会有研究生把导师拥有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的数量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认为导师的科研项目越多、经费越充足越好。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此。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三者的关系。

部分导师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大量精力用于科研,盲目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并将其作为廉价劳动力,长期、重复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科研基础工作,忽视了对研究生的指导,致使其所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体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

从近些年屡屡曝光的研究生控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导师强迫学生参与各项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的延续性和完成质量,导师恣意延迟参与课题研究生的正常毕业时间。

所以,导师课题未必越多越好,研究课题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相挂钩,这才是完美组合。

当然,研究生选择导师的标准各异,许多人可能对于以上所谓的“误区”并不认同,但有一条经验对所有研究生都是普遍适用的:

最好的未必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