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阶段冲刺保分必看
第一部分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
语言表达:一般的,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符号语言:A∪B={x|x∈A或x∈B}
交集
一般的,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B.符号语言:A∩B={x|x∈A且x∈B}
补集
一般的,在全集U里面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在全集U里的补集。
符号语言:ζuA={x|x∈U且xA}
2.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子集
一般的,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
A含于B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有两种含义:
一是两个集合相等,即A=B,两个集合的元素及个数相同。
二是集合A的元素多于集合B。
真子集
如果集合A含于集合B,但存在元素x∈B,且 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意思是集合A是B的子集,但没有相等关系。
空集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3.常用集合的符号
二.简易逻辑
1.重点掌握两种命题变化形式
命题的否定
(1)不含量词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条件不变。
(2)含有量词命题的否定,先换量词(命题里有全称量词时换成存在量词,有存在量词时换成全称量词),再否定结论,条件也不变。
2.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重点看三个方向
p→ q ,p是q的充分条件
p←q,p是q的必要条件
p⇔q,p是q的充要条件
3.逻辑连接词的作用及符号
非(否定﹁p),符号表示为“﹁”
或(p∨q,一真则真),符号表示为“∨”
且(p∧q,一假则假),符号表示为“∧”
第二部分
一. 复数的运算
1. 复数的概念及代数形式
Z=a+bi(a是实部,b是虚部,i是虚数单位)
2. 复数的运算
实数四则运算法则仍适用于复数的运算,只是把i^2换成-1.
3. 复数的模
|Z|=√a^2+b^2
二.向量相关概念
1.向量的数量积
坐标运算:a=(x1,y1),b=(x2,y2),则a·b=x1·x2+y1·y2
2.向量的运算
(1)三角形法则
加法(首尾相连)
减法(同起点,方向指向被减数向量)
(2)平行四边形法则(同起点)
3.向量的模
4.向量的性质
(1)向量共线a=kb
(向量平行,a·b=x1·y2-x2·y1=0)
(2)向量垂直a·b=x1·x2+y1·y2=0
第三部分 数列
1. 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an=a1+(n-1)d=am+(n-m)d
(2)前n项和公式:sn=n(a1+an)/2=na1+n(n-1)d/2
(3)等差中项2A=a+b
2. 等比数列
(1)通项公式:an=a1·q^(n-1)=am·q^(n-m)
(2)前n项和公式: sn=a1(1-q^n)/1-q
(3 )等比中项:G^2=ab
第四部分 统计
一.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当抽样个数较少时方便)
(2)分层抽样(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3)系统抽样(抽样个数较多时方便)
系统抽样的步骤:
①编号:先将总体的N个个体编号,有时可直接利用自身个体所带的号码,如学号、门牌号等。
②分段:确定分段间隔k,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n(n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N/n。
③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l≤k)。
④成样: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加上间隔k得到第二个个体编号(l+k),再加上k得到第三个个体编号(l+2k),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重点注意:数据总体分的段数和抽取的样本数相等,每一段的数据个数等于分段间隔。
二.概率
(1)古典概型:P(A)=该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个数/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 2)几何概型:P(A)=该事件发生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总事件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三.样本的数字特征
(1)平均数:反映样本数据的总体情况,受极端值的影响
(2)中位数: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3)方差(标准差):反映样本数据的稳定趋势,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四.统计图
1.频率分布直方图
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该组的频率,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2.茎叶图
四.回归分析
掌握线性回归方程求法
五.独立性检验
1. 2乘2列联表
2.K^2=n(ad-bc)^2/(a+b)(c+d)(a+c)(b+d),其中n=a+b+c+d
第五部分 几何
一.平面解析几何
1.直线
(1)直线的斜率:两点式公式k=y1-y2/x1-x2;k=tana
(1)直线方程的形式及求法
@点斜式y-y0=k(x-x0)
@斜截式y=kx+b
@一般式Ax+By+C=0
2.圆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其中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r
3. 直线和圆的关系
位置关系的判断
(1) 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坐标,根据交点个数判读位置。
(2)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判定位置关系
重点公式
4. 椭圆
标准方程:X^2/a^2+y^2/b^2=1(a>b).根据a,b的大小判断焦点位置
C^2=a^2-b^2
5. 双曲线
★定义: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一个常数,即||PF1|+|PF2||=2a
标准方程:X^2/a^2-y^2/b^2=1(a>0,b>0)根据正负判断焦点位置
C^2=a^2+b^2
6. 抛物线
★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标准方程:y^2=2px 焦点F(p/2,0),准线方程x=-p/2
Y^2=-2px 焦点F(-p/2,0),准线方程x=p/2
其余情况自行解决
二.立体几何
1.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异面
线面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线含于面,线于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外(直线于平面平行)
2.证明线面的平行于垂直
判定定理,性质+方法(中位线,平四边形,矩形)
第六部分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
一. 三角函数
1. 正弦函数:y=sinx ,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对称轴x=π/2+kπ
对称点(2kπ,0)
单调区间
2. 余弦函数:y=cosx,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对称轴x=kπ
对称点(π/2+k,0)
单调区间
二.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a=2RsinA,b=2RsinB,c=2RsinC
2.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还有推论哦!
3. 已知条件化简方向:一是都化为边的关系;二是都化为角的关系。
4. 合理应用正余弦定理+向量工具
5.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C=1/2acsinB=1/2bcsinA
第七部分 函数
一. 函数的概念
简单的记为:任意一个x都有唯一的y值和它对应。
二.基本初等函数
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三.函数的基本性质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函数的周期性
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般的,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O,这个c也就是f(x)=0的根.
特别提醒:
(1)根据该定理,能确定f(x)在(a,b)内有零点,但零点不一定唯一.
(2)并不是所有的零点都可以用该定理来确定,也可以说不满足该定理的条件,并不能说明函数在(a,b)上没有零点,例如,函数f(x)=x2-3x+2有f(0)•f(3)>0,但函数f(x)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
(3)若f(x)在[a,b]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是单调函数,f(a).f(b)<0,则f(x)在(a,b)上有唯一的零点.
2、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像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特别提醒:
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如方程x2-2x+1=0在[0,2]上有两个等根,而函数f(x)=x2-2x+1在[0,2]上只有一个零点;
②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数轴上的点.
(2)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导数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1. 求导数
熟记导数公式和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2. 利用导数符号判断单调性
在某区间导数大于0,则原函数相应区间单调递增
在某区间导数小于0,则原函数在相应区间单调递减
3. 利用导数变化确定极值
4. 解决不等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