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的前后,都是清华和北大招生老师线下battle的日子。
为了在各省市抢到顶尖学霸,他们见缝插针,围追堵截。
“限制出行”是基础,“干扰社交”是日常。
总之,为了不让学霸跟“对面”接上头,那些顶尖高校的招生老师,瞬间就能从不苟言笑,变得“软萌可爱”。
这两年,网上开始有不少“热心网友”为他们“支招”。
我看了看那些“建议”,说实话,大部分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是人力浪费,就是财力透支。
不过,有一张彭菲茗的照片,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尤其是当看到照片配字“行走的招生简章”时,我更是豁然开朗。
很显然,这可能是个办法…
状元校花彭菲茗
让彭菲茗进入人们视野的,其实并不是她清华高材生的身份,而是在综艺节目上的亮眼表现。
和北大才女李雪琴略有不同的是,同样才华横溢的她,在颜值上多少还是要略胜一筹。
应该说,来自福建的彭菲茗,先天条件非常好。
不仅颜值在线,而且一米七二的她,比2020年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还高出了2.3公分。
不过话说回来了,外表过于出众固然是好事,但是这也很容易会受到诸多学习外因素的干扰。
就比如说我吧,当年比清华分数线少考了两百来分的原因,就是这个。
不过彭菲茗不同,目标明确的她,很清楚自己在什么阶段应该去追求什么,喜爱看书的她,学习成绩就没差过,一直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并且最终以艺考、高考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美术和新闻专业,被称为“最美校花”的同时,还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文艺部部长。
等于是明明可以靠长相,却偏偏非得靠才华。
不过值得琢磨的是,彭菲茗的成名,究竟是押中了哪个宝?
养外必先修内
彭菲茗外观条件好,是吸睛的重要因素,这没有问题。
当然了,也有“见过世面”的大神,会觉得她连班花都算不上。
但是在这个审美疲劳快速更迭的年代,滤镜下可以“任意定制”的脸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大众审美的变迁,谁又能例外呢。
所以,这显然不是长相好不好看的问题。
她之所以受人喜爱,我想还是要归因于内在。
如果你看过彭菲茗的节目,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舒服”。
这种“舒服”,是不骄不躁的平和,举止适度的修养,语言准确的敏锐,和分寸把握的恰当。
这都不是“显性”的优势,就像是李雪琴的段子并不比有些人更好笑一样。
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原来她们文化和内涵,是真能对抗审美疲劳的。
这不是特质,也不是比样学样。
而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顶尖的学术教育熏陶下,那种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提升,谁也装不像,更学不来。
退一万步说,彭菲茗在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勤工俭学优秀核心志愿者、国标队优秀队员、“微笑北京”作文大赛北京市三等奖等诸多荣誉,有哪一项,不是厚积薄发带来的呢。
比我们优秀的人,依然在努力
持续的努力,会让人气质不凡,不过长久的懈怠,也会让优势逐渐被消磨。
和其他清华学霸一样,彭菲茗的另一种“特质”,就是持之以恒,超越自己。
这看上去只是两个不疼不痒的词,但要想做到的话,得具备两个很多人不容易做到的前提:
第一,客观认识自我;第二,学习新事物。
认识自我,这看起来简单,但不容易做到。
因为盲目自信其实是很多人的通病。
那些表面上说自己是福建的,内心里却觉得福建是自己的,这样的人不要太多。
如果在潜意识里就这么自我满足了,显然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前提。
学习新事物也不简单,因为单纯是“学习”两个字就足以要了多少人的亲命了。
不信的话,不妨想想我们在习惯了刷手机后,有多长时间没有再看过书了?
所以,比我们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给自己一周放七天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