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这70家“野鸡大学”千万别去!

#向野鸡大学sayNO#还有4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教育部今天发布,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这一数字为1071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40万。2019年,全国高考总报考人数达到1031万人,为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万。

每到大考临近,总有考生因为心理压力大、学习强度高等原因,或多或少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失眠。面对压力,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最佳状态?转存这份考前心态调整攻略,考前焦虑可预防。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得偿所愿,高考加油!

1.调整认知,学会接纳就能缓解

当意识到自己焦虑时,考生会觉得害怕紧张,千方百计想让自己不焦虑。可是越控制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紧张,最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情绪全面崩溃。

焦虑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人都会焦虑,别控制它,学会接纳它、缓解它。

2.努力自信可减轻焦虑

增强信心,保持平和的情绪,让自己进入状态。不要自我加压,增加不适当的目标。应该按既定计划进行最后的冲刺。不要攀比,每个人的基础、能力不一样,考试成功是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个人水平,而不是要超过某个人。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考前适当做一些已经做过的题,增强自信感。

3.减慢呼吸频率,可缓解焦虑情绪

考生在考试前试试喉式呼吸,可缓解考场焦虑。

喉式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喉部,有意识地让声门紧张起来,然后通过鼻腔呼吸,延缓呼吸速度。吸气的时候能听到咝咝声,这种声音是气息从咽喉壁摩擦的声音。做喉式呼吸时,通过鼻腔吸气呼气,尽量减少每分钟的呼吸速度,放松不憋气即可。正常呼吸每分钟呼吸频率是20次,焦虑时呼吸30—40次,喉式呼吸6次。

考前失眠怎么办?考生如何自我调节?

调整生物钟。高考前应该按照面临考试的时段去起床休息,提早把生物钟调整到和正式考试时一致的状态。

中午后忌喝茶和咖啡。有些考生在备考中养成了半夜熬夜学习的习惯,白天靠喝茶、喝咖啡来提神醒脑,以此来延长学习时间。如果考生有喝茶、喝咖啡的习惯,最好停留在上午时段,中午以后就不要再喝了,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锻炼身体。适当锻炼身体可以缓解紧张感,调整睡眠。但睡前一小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下午与傍晚是锻炼的最佳时间。

听音乐、快入眠。入睡前听一些古典乐曲,轻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能给人宁静安全的感觉,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进而达到入眠效果。

家长、老师应该怎么做?

避免过分激励,用轻松语言安抚。家长和老师的安抚非常重要。孩子在高考时是想考好,才会感到紧张。除了鼓励外,家长和老师还要教孩子放松,不要过分地去激励他,要用轻松的语言安抚他。这对他的精神放松和睡眠都有好处。

冲刺高考,应该怎么吃?

干净卫生是前提。家长们需注意,最后几日,避免出现孩子复习辛苦,出去搓一顿的心态。饭店卫生存在隐患,饭菜结构不同于家常菜等问题容易导致考生肠胃不适。考生在家里吃饭,父母能保证菜品卫生及考生适应的饮食结构。

营养搭配是关键。心疼考生的家长总会在临考前给孩子多加肉食。一味偏肉食,可能导致部分营养缺乏,影响考生精神状态。肉类、谷物、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需均衡搭配。鱼肉、牛奶、各种新鲜蔬果是健脑良品。生食、冷食和咸菜要少食,最好不食。

口味调配要清淡。有些孩子喜好辛辣,觉得吃点辣的特别过瘾。但备考时期,考生体力消耗大,辛辣刺激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甚至影响考生精神状态。饮食还是口味清淡为宜。

滋补养生要慎重。食疗有养生价值,但是盲目“大补”不仅补不了身,还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各类保健药品更要慎重选择,必要时请遵循医生建议。名贵食材口味固然好,但是营养价值往往雷同于一般食材,没有必要一味追求。营养品不可替代食物。

一日三餐需规律。早餐: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注重营养很重要。午餐:要吃饱,变换食材种类和烹饪方法,可增进考生食欲。晚餐:考生学习到深夜,体力消耗大,按照午餐标准为宜,忌过饱犯困。

提神醒脑忌过饱。饭后,人体血液更多集中在消化系统,以促进食物消化,脑部供血相对减少,考生便容易犯困,影响注意力。过饱过撑时,肠胃负担加重,抑制大脑皮层兴奋,不利于考试复习。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为宜,餐后休息半小时,适度活动一下。

熬过高考,还要报志愿、选择学校,你想好希望报考的学校了吗?据报道,不少野鸡大学在教育界以假乱真,还宣称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均可授予。这些野鸡大学记得避雷。

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人生最大的体验。坚持到底,全力以赴,奔赴这个灿烂的盛夏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