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中高考其实不难, 在淘汰这3类人! 家长要弄明白这2个问题, 别不懂

中高考其实不难,为何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命运?

又是一年升学季,许多中考、高考的学生及家长们都为升学伤通了脑筋,一边忙着应试,一边心理亚历山大。

在严峻的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你不得不相信一个现实:50%的升学率,直接把一批学生甩在了校园外。

全国近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你别不当一回事,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全国初中学校五万两千多所,而普通高中却只有一万四千多所。中考升学率在50%左右,这就是中考的五五分流,并禁止复读。

如果说训考是战场,那么很多人连扛枪的资格都没有!

2021教育改革,禁止复读这一政策出台后,许多家长不淡定了,表示:接受不了!

这一新规的出台,让更多的应届生有机会公平竞争,同时也在保证高考的公平和公正。

但对于那些没考好的孩子却是失去了一次机会,为什么会没考好?除了心理因素,更多的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中高考其实不难,都是在淘汰这3类人:

1、基础不扎实,套用公式的学生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很好,一到考试一脸懵,特别是针对课本内知识的类型的题目基本能做对,稍微转换已知条件,对解决问题类型的题目进行“深加工”,就完全不懂如何去变通、应用。

特别体现在对高三数学知识的考察,比如:函数、立体几何等 ,这些都是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

如果死读书,读死书,只会背诵套用公式,这类型的题目就是拉开分数的关键题目。

整个卷面150分,不可能把大部分的题目都浪费在基础知识上,给你送分。

2、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学生

中高考的题目,其实都不难,近几年来大部分都是在基础知识上延伸,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以致用。

像语文的基础题目就很少了,大问好都是对个人观点、思维的考察。

3、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

性格决定成败,个人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才的一种筛选。

对于有的学生来说“逢考必败”的坑当真是无法避免吗?把考不好归结于粗心大意、没有验算、打草稿等。

但其实造成这些失误的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针对中高考的淘汰机制,家长与学生,只要把握这2个大方向,应考绰绰有余

1、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理解能力,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学生做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要弄明白解这道题目的原理,然后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只能单一地解决课内学的知识,不理解原理的话,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也是机器人。

很多家长通过课外补习的方法,让孩子“看起来”学习很好,但其实只是“用功”起了作用,没有把知识学透。

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知识,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这个要求其实很低,义务教育就能满足,不需要额外的补习。

而基础教育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筛选,因为全社会的高级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名校一共就录取那么几个人,国家也不需要人人都具备战略思维。

究竟选择谁接受高等教育,谁有资格成为知识精英呢?

基础教育里的中高考试就是层层筛选,把有天赋的孩子选出来,让聪明的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对于社会来说利益最大化,也是回报最大的。

因为选出来的都是好苗子,培养起来也相对有针对性,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干对的事,就是教育筛选的潜规则。

对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成了中高考应试的当务之急。

2、放松心态,减少额外的压力

焦虑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拔苗助长”,不仅让孩子在课余时间补习,连节假日都是安排得满满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的本质不该被扭曲!太“鸡娃”反而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一个灵魂!赋予它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想象力,然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去回馈社会,成就自己!

取消复读机制,是学校教育的公平竞争,更是筛选。

这种改革是资源的更好调配,选拔的机制还是公平的,优秀的孩子照样能通过考试选出人才。

极端的竞争破坏了教育的良性环境,出现了内卷的现状,最后是学习好的补课越来越好,学习差的补课越来越压力大,追不上。导致了孩子心理扭曲,家长辛苦白费,到最后大家白白辛苦一场,只得与命运和解。

不如大家都别卷了,接受现状。放松心态,反而更容易轻装上阵。

同时要告诉孩子,无论人生哪个阶段,都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世界很精彩,天生我材必有用。

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考试,看待人生,看待世界,你一定会有收获!

END~

今日话题: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孩子成长苦恼的家长们,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