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不了人生
高考已经结束了,很多考生及家长都在密切关注招生动向,而一年一度的高考状元又成了人们热议对象。
在人们的意识里,只要考上了好的大学,基本上就决定了这个人以后的命运是好是坏,再不济也能混个白领阶层,至少要比一般人强。
可是,有一位名叫姚远的男孩,1990年参加高考,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理工大学。
大学期间的姚远一直勤奋好学,一度被老师和同学十分看好。毕业之后的他被安徽省某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二一四研究所录取从事研究工作,褪去学霸光环之后,所有求学时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都消失殆尽,姚远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中间的落差使得他难以安心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
在本职工作岗位碌碌无为9年之后,姚远选择了离职,逃离稳定的研究工作到大上海闯荡。
然而,即便是名校毕业,工作岗位看中的依然是个人能力,一纸文凭不代表能创造价值,姚远心中的诗被这个夹杂着竞争的残酷大城市无情打破,于是找不到方向又无法脚踏实地的他频频跳槽,陷入了窘迫的恶性循环。
到了2008年,37岁依然一事无成的姚远被残酷的现实所征服,失去了最初努力奋斗的心,他选择自我屏蔽和自我放逐,最后选择不跟任何人联系,遗忘让他频频碰壁的职场生涯,成了一名流浪汉。
直到12年后,警方才在一处废弃的拆迁楼中看到了一位蓬头垢面、骨瘦如柴,正在捡垃圾的男子,比对身份之后发现,这名已经神志不清的男子,竟然是当年那个失踪的北京理工大学学霸姚远。
姚远的故事不得不让人唏嘘,我重提他的故事,并不是强调“读书无用论”,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如果失去自我效能感,那么只是一名“做题的机器”,失去学霸的光环,生活的重压之下才真正能体现出他能力的价值。
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才会成为主宰生活的强者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来一个心理学名词,叫“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理论上来说是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咱们通常的大白话说就是:“我能行!”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也就是平时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自信心强的人,他们坚信坚持+努力=成就,所以想要做成一件事,就会坚持不懈地整合一切资源,努力地向着目标前行,所以他们总是能一个接一个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这个世界展现出极大的自信与热情。
相反,还有一些人面对所有事情都没兴趣,一旦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以退缩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面对挫折和失败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样的人就不具备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不具有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不具备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大概就是由个人对成败的体验来决定。
还拿上面说的姚远来说,他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看书过目不忘,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对他的要求就是“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上学的时候,父母大多对孩子的要求很低,目标就是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只需要做这一件事就行了,可是父母不知道的是,对一个孩子来说生命中不仅仅有学习和考试,生活中的任何尝试,都是培养他头脑、心智、身体等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当他完成任何一件他认为的重大事情之后,都会产生足够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也就帮助他建立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而现实中的很多孩子,却如姚远一样只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多年只专注学习,从而换取一纸好文凭,却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变得缺乏与现实碰撞的勇气和耐力,内心也变得孱弱。
当脱离了“学习”这个强项,走上社会之后如普通人一样为生活而奔波时,外界的期许和压力就变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学会了逆风飞翔,而自我效能感差的孩子,则彻底被现实压垮,再也爬不起来。
什么样的孩子最具有自我效能感?
身边有个“懒妈妈”,她女儿一岁半才断奶,之后就是奶奶偶尔会喂饭给她吃。她通常安顿好孩子的饭,告诉她吃饭了,然后就各吃各的,互不干涉。
当然女儿没少摔过盘子和碗,衣服也时常沾满了饭粒。
普通人家常见的场景是,家里的老人就开始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吃,当孩子稍微大点的时候就会要求自己来。
这时候,我们会看到抚养者的不同做法,有些人会同意孩子自己吃,但孩子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最后可能还吃不到嘴里,然后他们就会得意的和孩子说:“你还是不行吧,还是我来喂你吧”。
有些抚养者会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会把衣服弄脏,或者认为孩子根本也吃不到嘴里去等等。
当孩子要求我自己来的时候,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他吃到通过自己努力送到嘴巴的食物,与他接受大人喂给自己的食物给自己形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前者会让他觉得,哇,我好厉害,我能行。下次他会发出更多的渴望,去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渴望。
这样自我效能感就会一次次加强,孩子就会有越来越强的自信心。
相反,如果他接受大人喂的食物,它形成的感觉是,哇,你好厉害,你能行,我不行。或者在他发出自己来的请求被拒绝后,在孩子心里更加会觉得我不行,我什么也不能做,他会认同你对他的看法。被拒绝的次数多了,他可能就不会再有自己的渴望了,他会越来越不自信。
其实,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孩子吃到嘴里的食物是一样的,但整个过程给孩子形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也许他会失败,也许他会打翻饭碗或弄脏衣服,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试错成本是很低的,在我们能接受的结果下让孩子探索这个世界,总是利大于弊的。
怎样培养自我效能感?
说了这些,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首先,孩子越小,越容易培养自我效能感。
虽然学习很重要,但如果一个孩子只会学习,那么最终势必如前面说的姚远一样,高光时刻只能停留在学校阶段。想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就得从很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综合的生活能力。
而且越小的孩子,他所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小。围绕着吃喝拉撒睡,形成的影响都是心理上的,成败得失没什么现实意义。
孩子大一点了,他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都是比较重要的事,做好的难度比较大,一旦失败对孩子影响比较大。这样会打击他的自信,让他转向越来越自卑的心理。
其次,孩子的愿望,让他通过自己努力实现。
如果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他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增强,如果父母等养育者帮助孩子实现人生愿望,那么就会严重破坏他的自我效能感。
在这个过程中父等养育者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保持性环境,鼓励孩子独立,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他;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支持他。
但是不能走极端,孩子在遇到例如校园霸凌等他能力范围外的事,此时就需要父母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如果孩子已经年龄比较大了,那应该选择从小事开始。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恰好把握孩子最佳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时间,如果孩子年龄大了,如何才能引导孩子增强自我效能感呢?
其实这时候应该试着选择难度小的事让孩子去做,然后不断升级事情难度,并且要让孩子在头脑层面知道,通过时间积累和空间转化,只要不断投入,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就更大。
最终不管是否得以实现愿望,他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得到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锤炼。
总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和这个世界的链接。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锤炼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这样在他们长大后要面对那些重大的有现实意义的人生难题时,会借助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各种挫折,实现自己的愿望。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