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和父亲一起高考

□李良斌

新县东部有座白云山,海拔900多米,西麓山脚下,流淌着白露河,汉潢古道沿河蜿蜒前行。河旁坐落着一片明清民居,有几十户人家,三四百号人。那里是我的故乡——毛铺大湾。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有七口人:爷爷父母,加我们兄妹四个,我是老大。父亲是大队民办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家中一贫如洗,却也其乐融融。

爷爷老家是息县的,年少时逃壮丁落户到毛铺,没正经上过学,但他小时趴在学堂窗外偷听教书先生上课,将教的东西默记在心,识了一些字。后来村子里办夜校搞扫盲,他更如饥似渴认真学习。

爷爷在对待儿女上学问题上,态度坚决。我的父亲是他唯一的儿子,为孩子上学他甚至讨过饭。父亲毕业于县高中,以微小劣势在高考中落榜。他惆怅地回到家乡,但学识很快在农村派上了用场,积肥量方、小队决算、喷写标语等等都非他莫属,他很快当上了大队民办教师。

父亲有段时间迷上了学英语。为掌握正确发音,他步行往返十余公里,到相邻沙窝公社完小收听英语广播讲座,一周几次,直到把一本书学完。

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那年我13岁,读初中,在学校是班干部。有一天,父亲神情严肃和我谈起学习、高考和未来的话题。随后日子里,父亲严格要求我的学习,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收集大量的资料、试卷让我学让我做。星期天,父亲把我留在学校学习,遇到难题,他和我头抵头演算,几番周折终于拿下时,他和我相视大笑。实在做不出来时,父亲会带题目赶到周河中学找老师请教。

放假了,我和三个弟、妹每天都有作业,邻居们常能看到我们兄妹几个一起做作业的情景。有时母亲会唠叨着让我们早起拾猪粪,或叫我们砍柴、捡茶籽,父亲会说“书中的东西比猪粪茶籽强多了”,家乡很多人常把父亲这些话当笑话传扬。

1978年5月,我夺得全公社应届初中生学科竞赛第一名,参加全县应届学科竞赛又进入前20名,被县高中提前录取进入“尖子班”。

上高中时,我14岁,个头小坐第一排。学校生活简单清苦,在家里带米换成饭菜票,再配点咸菜就是饭食。一天晚自习下课,雨雪交加,我和同学往寝室跑,我一脚踏进水坑里,鞋袜都湿透了,到寝室后把袜子使劲拧了拧就睡了。第二天清晨,上操哨音急促响起,我没有替换鞋袜,只好穿上湿袜湿鞋,刚开始跑步时脚上冰冷刺骨,跑着跑着,慢慢也焐干了。

有天中午饭是油炸馒头片,我很想吃,可一摸口袋,没菜票了,没钱买,也不好意思借,就悄悄离开饭堂在外转悠,有同学问炸馍好吃不,我拍拍肚子说好吃好吃,真香啊!

我每月回家一次,星期五下午离校,星期日返校,步行往返70多公里山路。每次回家母亲都说伢儿太可怜了,真受罪呀,尽可能做好吃的“慰劳”我,其实也就是炒菜时多放点油,或在鸡窝里拿俩鸡蛋蒸了。有一次离家返校时,天才蒙蒙亮,起了大雾,母亲不放心,送我走了好长一段山路,最后又站在高些的山头望着。走出很远,我回头,看见雾中母亲身影隐约,眼泪立刻模糊了双眼。后来每次读朱自清散文《背影》,就会想起那次母亲送我的场景。

1981年,我参加高考。那时有个特殊政策,教龄满多少年的民师允许参加高考,父亲符合规定,但他已是不惑之年。最终我们一起参加了高考,都考入了信阳师范学院,都是数学专业,不同的是我是本科,学制四年,他是专科,学制两年。

没想到,母亲竟因此和父亲大吵一场。因为父亲一走,家里有很多农活没人干,还有三个孩子要照顾,她自己没法弄。后来亲戚极力相劝,母亲才想通了。

九月份开学了,我和父亲收拾行李,各背一床被褥,双双赴校读书。教室在同一座楼上,班主任都是卢士堂老师,所学内容大部分一样,部分主课老师也是同一个人。

父子同学的事在校园里传开了,经常会有同学老师见了我们指指点点,慢慢地大家才习以为常。父亲学习态度认真,他的作业一丝不苟,书写规范,没有错别字,干净整洁得像印刷品一样。

两年时光很快过去了,父亲回到家乡到公社中学当了公办教师,工资升到了40多块,这让家里人都体会到了幸福感。

从1983年到1986年,二弟三弟小妹陆续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和信阳师范学校。乡亲们都说,他家六口人,出了五个大学生,玄啦!一时间声名远扬,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我家的读书故事了。这件事也激励了一批学子,光我所在的大队和公社,就有不少学生相继考上大学。

很多年过去了,到了我儿子上学时,父亲依然关注孙子的学习,成绩不错,他会高兴地抿着嘴,偷偷乐。表现不好,他会叮嘱教诲几句。儿子高考前,父亲打电话叮嘱,叫他不要有压力,一次考不好,多考几次,一定要考上好学校!对于我弟弟、妹妹的孩子,父亲也会定目标,提要求,最后他的孙子和外孙都顺利考上大学。

如今,想想我家读书的故事,不禁心生感慨。我亲身体会了读书的辛苦不易和充实快乐,体验了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体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在真诚感恩时代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微薄的才识贡献给社会,才能对得起读书的初衷,才能无愧于国家的培养!

本文刊发于2021年6月23日第8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