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省内大学”和“省外大学”二者的差异, 弄清楚再填报, 才不后悔

2021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和高考分数也都相继公布,接下来考生将面对的是最难抉择的关卡—填报志愿

高考分数的高低决定院校的选择,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专科院校,只要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是不是全国的院校我们就可以信手拈来?

其实,这其中也是大有学问,“省内大学”和“省外大学”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一点必须得弄清楚。

案例:

同事张姐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成绩出来后就开始考察符合要求的院校,张姐建议孩子报省内的大学,原因很简单:离家近,毕业以后在本地找个工作,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也能帮衬一下。

可是孩子却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说什么也要报考省外的大学。一来可以外出长长见识,二来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得去大城市,在这个连三线都算不上的城市永远都没有发展前途。

一时间孩子和父母产生分歧,谁也不想让步。此时此刻,家长该遵从孩子的意见去外省读书,还是坚持己见把孩子留在身边呢?

“省内大学”和“省外大学”二者的差异,弄清后再填报,才不后悔

该去还是该留,我们得拿高考成绩说话。尤其成绩处于中等阶段的考生来说,更得了解其中的利弊,才不至于徒有一张王牌却没有选到好的学校。

招生潜规则,高校对当地考生有地域保护政策

大多数省份在招生的时候都有地域保护政策,为了保证本省的考生能留在当地,录取分数线会相比其他省份要低一些。

同样的分数在当地或许能上一所211院校,可是到了外地只能读普通的一本。

因此,每年各大高校对本地的考生都有额外的照顾,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录取分数线都要优于外省高校。

成绩优异者在考虑省内省外院校时,还要注意专业的选择

全国的教育资源在各省分布不均,有的考生所在区域大学资源并不丰富。

以河北为例: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泱泱大省居然连一所985大学都没有。因此,考生为了能够上一所985院校只能选择到省外就读。

但是,虽然考生分数达到了外省985院校的录取标准,但不一定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了“专业服从”,就不得不接受不喜欢的专业。

如果留在本省或许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211院校,但是最起码在专业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如果势必要去省外读大学,这两点一定要考虑在内

有些孩子特别执拗,从小学到高中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下,好不容易有机会逃离父母的视线,说什么也要冲出省内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去意已决,这几点一定要考虑在内。

▶ 选择教育资源丰富利于发展的省份

既然要去外省读书,院校选择就要小心谨慎了。北上广这三个区域的大学无疑是全国质量最好的,其次天津、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都有不少名气大师资力量强大的院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经济发展好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选择到什么地方上学和以后毕业找工作有着直接关系。学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小城市很难有发展,相反在大城市里机会更多一些,薪资待遇方面也会更胜一筹。

▶需要承受“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失落

在大城市打拼纵然对事业有着莫大的帮助,但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毕竟对于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来说,只有不断的努力,拼搏进取,才能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了内心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还要承受独在异乡的孤独,这一点任何人都帮不了。

不要想着现在的交通发达,节假日的时候可以放假回家看看父母。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让你无暇顾及家庭。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恋家的孩子,先要学会脱离父母的照顾,独立自主才不至于后悔莫及。

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就读,考生在报考志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要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到现在有目标未来有计划,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就义无反顾地奔向省外。

第二考虑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独立性。省外大学虽好,但是由于生活习惯、区域文化以及语言等各方面问题带来的不适放弃学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出学习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世界这么大,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最为绚丽的一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