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那么考研对于那些考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又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谈到考研就会望而生畏,心里想要考研,也会有所顾虑。
不仅仅是因为考研的过程非常艰难,还有很多学生考上研后,毕业却成了读研路上的一道坎儿。
研究生能否顺利的毕业,那关键就在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能否顺利过关,有的学生迈过去了,还有很多学生栽到了这里。
研究生迎来“改革乐章”,毕业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以往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学生能不能拿到毕业证书的那张重要纸的关键。虽然很多学生能够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将论文写出来,但是要想顺利通过学术专家的认可和签名那是相当不容易。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生可谓是要冲破层层关卡才能够顺利毕业。
于是,毕业论文成为很多研究生的一大“心病”,即便是熬出了黑眼圈,想秃了头,也未必能够顺利得到老师的一纸“通行证”。
研究生们的“改革乐章”来了!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中提出,不能将学生在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当成是授予学生学位的唯一标准,将对学术论文的重视程度放在平时对学生知识吸收程度的考察当中。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心思放在如何实现科研项目新的突破上,要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地客观和全面,也会大大减轻学生的毕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生考研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发布的新规,可谓是“及时雨”,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 学术界“不正之风”急需整顿
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可能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好怎样迈出论文的关键的第一步,再加上学生的精力有限,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完成自己的“收官之作”。
近年来,论文代开题、代写、代降重甚至剽窃他人的学术内容的事情层出不穷,为了减轻学生的毕业压力,让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到所钻研的学科问题上,在相关学科的领域有所新的突破,教育部发布的新规可以说是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 培养多元化人才
很多学生在考研时,会更多地考虑选择一个容易毕业的专业,而不是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更大贡献的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人满为患,那些比较难的专业无人问津。
教育部出台新规,能够给考研带来一个更加有利的走向,促进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
福音之下,考研人的方向如何确定?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就业环境也逐渐严峻起来,考研确实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加分,但随着考研大军的数量越来越多,研究生也不再是“国宝”级别的了,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就需要考研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良好的规划可以大大降低自己走弯路的几率。
如果自己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拿到一个更加有分量的文凭,将来为自己在就业方面争取更大的优势,那就在选择专业时,要对专业的实用性和学习难度有一个衡量,毕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你在庞大的研究生的群体当中脱颖而出。
如果自己考研的志向并非仅限于此,想进一步搞科研,那就要更加努力地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进一步,可以考虑攻读博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说到最后,研究生毕业方式的“改革乐章”,对于研究生来说可谓是喜从天降,同时对于有计划的考研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以让正在读研的学生能够放下后顾之忧,安心的进行学科的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