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专业好就业?
★★★供大于求型专业
如:计算机类、医学类、幼教类等。
就业是一个市场问题,而市场问题肯定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些专业要么搭上了时代顺风车、要么是因为工作环境等原因从业人员不多。
无论如何,市场很大,自然很好就业。
★★★技能培养型
如:计算机类、法学类、医学类、建筑类、工科类、语言类、财会类。
“生化环材”为什么是四大天坑?
因为“生化环材”都不培养技能,它们培养的是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培养的是去读研、读博的研究性人才,不是为了让你获得世俗成就的。
相反,技能培养型专业讲究的是“有一技傍身”,学会了这个技能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成为合格的打工人。
★★★对口培养型
如:师范类、财会类、人力资源管理类
天底下所有妈妈几乎都希望孩子学师范类专业,不仅因为它是永远的刚需,更因为师范类专业未来的出路非常明确。
财会类专业也是一样,任何公司都需要财务人员。
★★★未来潜力型
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类、新闻类
首先,未来是很难预言的,没有人能预言5年后什么专业会突然火热起来,但可以预期的是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还处在从某一单一学科,走向各行各业的过程,一定仍旧是热门的、急缺人才的领域。
而在世界整体范围内,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服务行业、内容行业伴随着新媒体的流行,也正进入新的发展期,媒体行业的火热,现在看公众号的你一定也能体会得到。
接下来,小编再一一列举热门专业类别:
02
被时代选中的专业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现状: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行业已经不是专业红利最高的时期,但这完全不影响该专业的报考率。
就业分析: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就业率还是挺广的,就业的关键在于质量。决定质量在于两个因素:一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二是学生的兴趣和努力。
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分出了很多方向,比如后面提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新兴专业,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有一些影响。
比如北师大今年就整个取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改为人工智能学院。
但整体来说,计算机方向毕业后的就业率是可以保证的,薪资普遍是非常高,根据麦可思(MyCos)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从事的10个高薪职业中前7的职业,本科专业都含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二、小语种
现状:目前形势大好!
在过去的五年里,英语专业是很吃香的,也是当时的热门专业,很多人冲着热度报考了该专业。
正因为报考人数多,各大高校也一直在扩招专业人数;造成了市场人数的饱和,英语专业吃香程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反而小语种专业如今很吃香。
据统计,2018年全国小语种专业合计的招生计划人数超过5万人次。外语类专业在全国本科招生计划人数中占比1.6%,从高考计划人数的角度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外语类人才的需求。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端外语人才以及深入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人才,学校从2016年起针对“一带一路”的外语专业实施综合评价招生。
就业分析:近些年中国一直与外国建交不断,并不断与其它国家开始经济贸易往来。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小语种计划人数明显增加,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端外语人才,针对“一带一路”外语专业实施综合评价招生,在录取阶段依据考生的高考和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两方面的成绩录取考生。
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纳入综合评价招生的新专业或者新的专业方向,开设复合法学特色班,还有与新华社协同培养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就业率直达百分之分。
同时2018年全国的招生计划中还新增了尼泊尔语、僧伽罗语和保加利亚语等18个本科冷门小语种专业。
从近年的高考招生计划变动就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方针的外语类人才储备的重视,未来就业形势也比较明朗,偏重于国际商贸和会议的同传、笔译、文案翻译。
推荐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黑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03
曾经炙手可热如今饱和的专业
一、法学
现状:报考火爆,但二本以下就业遇冷。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的就业率在70%至80%之间上下浮动,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这背后的真实情况是一本的法学生就业依旧良好,但因为一本法学生人数实在太多,二本的法学人才确实确少竞争力,就业遭遇寒冰。
就业分析:法学专业虽然是文科中的报考热门专业,但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显现。由于法学专业投入少成本小,有师资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都开设了法学专业。
2017年法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万至8.5万人。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
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并且众所周知法考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未能顺利取得律师资格证,毕业后从事法律相关行业也是没有保障的。
推荐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二、经济类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一则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报考的都是经济类专业,由此可见经济类专业的热门程度。
就业分析:目前,我国经济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水平。
2015-2017届全国经济学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也同样呈现下滑局面,2017届就业率下降至90.9%。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仍然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就业率也在走低。
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所以经济类专业要选这方面比较强的财经类学校,对于未来就业更有帮助,如果是一般院校的金融专业可能还需要考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04
未来这些专业可能要火
201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初步确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拟发布新职业。
13个新职业在高校开设的对应新专业,很多仍然处于“潜水阶段”,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普及,很多家长对于这些新兴专业仍然有所犹豫,采取保守的眼光。
一、人工智能
日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呼声极高的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如果对于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自己心仪学校有没有进榜哦。
就业分析: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非常短缺,未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薪资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深圳人工智能工程师月均薪高达25220元。
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19年,教育部批准25所高校设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去年批准增设此专业的5所高校一起,全国设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0所。
就业分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市场需求大,就业形势好,收入高。相比财经类的热门专业如“会计学”“金融学”不逊色。
推荐院校: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三、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技术融电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新技术于一体,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机器换人,希望把人力劳动从低端工作岗位释放出来,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工厂利用工业机器人获得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生产速度。
就业分析: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应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
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相当于有20万人才的缺口。
企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优厚。
05
多金专业
很多家长和同学在选专业时,看就业前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薪资。
根据麦可思-中国2016~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具体来看,在本科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
在高职高专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空中乘务(5503元)、铁道工程技术(5186元)、软件技术(4995元)。
前面提到的计算机专业、小语种专业、大数据相关的都有上榜,以第一名的成绩位于榜首的信息安全又是什么样的专业呢?
一、信息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海量的用户信息被储存在网络当中,小到我们每个手机app的注册和使用情况,大到整个国家的军事系统的关键数据,信息安全已经切切实实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可遗憾的是,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对整个信息安全依旧没有清晰的认知。
就业现状:据统计,我国市场每年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在补充了当年的毕业生后,缺口依旧达到接近70万人,这其实是非常庞大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互联网领军者纷纷与大学进行合作,定向培养信息安全的人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信息人才因为供不应求,所以待遇超然。
据招聘网站统计,在我国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收入排行榜上,信息安全专业排名第一,平均月薪达到6900元。
而诸如滴滴等企业,在应届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不断高薪从美国硅谷、外国高校引入人才以填补国内人才的缺口。
推荐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