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568分数学37分, 这是偏科? 老师: 偏科是表象, 要看核心因素

在查看相关高考资讯时,平台给我推送了一篇文章《高考总成绩568分,数学仅考了37分,老师:不复读真是白瞎了》。文章中谈到,面对那些严重偏科的学生,老师都会劝他们复读,因为他们有潜力,所以只要复读,就会有可能上985院校。

然而,在看到文章中这个结论时,我却很想告诉那些偏科的孩子说:你们醒醒,如果不意识到你们偏科的根源因素,复读也无法改变偏科现状,985院校的大门很难打开。

(图注:学生偏科,那是学习表象)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意思是说,做事要抓住核心重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生出现偏科情况也一样,偏科是表象,要解决这个表象问题,我们需要摸到偏科背后核心因素。核心因素被解决了,学生也就不会再偏科了。

那么,学生出现偏科情况,一般都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呢?面对这些因素,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高智商的学生是极少部分的存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他们的学业差异,基本都是家庭教育、物质和教育资源以及个人努力之间的差距。因此,这里我们在探讨偏科情况时,先排除掉智商因素。剩下的因素,基本有以下这些。

(图注:个人学习喜好会影响偏科问题)

一、学习喜好因素。‍

有些学生喜欢英语,有些学生喜欢数学,有的学生喜欢语文。一般来说,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专注力和自觉性都很高,于是他们往往这门学科的成绩会偏拔尖。

同理,有喜欢的学科,自然也就有排斥的不喜欢的学科。而学生一旦排斥某个学科,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很难受,这门学科也往往成绩很糟糕。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偏科现象。

这种偏科,其实就是学习喜好问题。学生要意识到学习喜好这个问题,才能去做出调整。那么,对某个学科不喜欢,要如何培养对它的喜好呢?

(图注:成绩进步会产生学习兴趣)

这里建议,先对学科做整理,可以通过做几张试卷,从试卷中去分析并整理自己在该学科的知识薄弱点。根据知识薄弱点去攻克,可以较快获得成绩提升。而成绩提升会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这是培养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的方式。

只有先培养起学科兴趣,才有可能对该学科有喜好,进而使得学业进步,改变偏科情况。

二、学习心态问题。

我朋友阿纯读初二时,英语成绩特别糟糕。她考进年级前80名时,英语成绩只有37分。而她偏科这么严重,并不是她没有语言天赋,而是她认为自己不会选择出国,会一辈子在中国学习生活,因此她不愿意学英语。

后来她班主任找她深入沟通,告诉她说:“学习英语并不影响未来选择在中国生活,相反,学习好英语,在当前的社会会帮助一个人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站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领略风景。”她把话听进去了,之后调整了学习心态,愿意分配更多学习时间在英语学科上,很快,她的英语成绩就获得提升。

(图注:心态会带来行为改变)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心态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对某个学科的学习,心态出了问题,自然不可能把它学好。

如果学生存在偏科现象,那么一定要耐心去分析下是否自己出现了学习心态问题。只有先找到心态问题根源,然后有意识去做出调整,学科成绩才能有所改变。

三、受到暗示影响。

这点常发生在女学生身上。我见过有女学生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大人都会透露“女孩理科不行”“女孩越到高年级,数学就越不如男孩”等观念。结果,这个女孩受到了这种暗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了高中却直线下降。

(图注:自我暗示会大大影响学习)

好在这个女孩的数学基础十分扎实,在帮助她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摆脱暗示后,她重新获得了学习信心,后来数学成绩再次数一数二。

暗示效应,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谈到了很多次。外界的言论和暗示,如果学生听进入了,就会变成自我暗示。自我暗示会在潜意识里一直告诉学生“我不行”“我学不会”,而当现实里遇到学习挫败时,就会验证这种暗示,于是暗示的力量变得更大。如果学生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种负面暗示,那么往往就会让暗示成真,学科越学越不行。

因此,学生如果有存在“这个学科我学不会”“这个学科女孩(或男孩)没有优势”等认知,那么一定要意识这种认知是错的,会带来负面暗示。只有先意识到,才能去控制潜意识,进而做出改变动作。

(图注:改变偏科要找到核心因素)

最后,希望那些偏科的学生在看到文章后,好好去分析自己偏科的核心因素。分数上显现的偏科,只是表象,只有找到核心因素,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偏科导致高考落榜,复读多次也难以改变现状,最后坑的只会是自己。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专注做教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跟我一起,从教育角度看世界、过生活、悟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