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曾表示,今后的商业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拥有一大批专业素质人才,我们就能无惧封锁,实现发展独立!
近两年,芯片已成为国内科技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实现芯片的国产化,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国内企业为何无法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主要还是因为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和化学材料被卡了脖子,更关键的还是专业半导体人才的匮乏!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半导体行业需要专业从事半导体人员约75万,而国内实际从事半导体行业人员仅有45万人,缺口高达30万人!
所以,我们要想提升国内半导体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我们现在就必须加大半导体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人才“自由”。
常言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半导体专业人才,还是非常有难度的,除非走“产教一体”的道路,边生产边学习。
2020年,国家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升级为一级学科,并提出了面向产业集聚科学规划布局、面向一流学科突出扶优扶强、面向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面向区域需求促进共建共享”四个原则,对提交申请成立“芯片学院”的高校进行遴选,并通过了部分相当有实力的高校的项目。
2021年4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宣布,将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进行合并,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并采用“1+N”联合机制,实现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的完整覆盖。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清华大学只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也加入了半导体人才培养大军,在不久前,正式宣布成立“芯片学院”,并明确表示将与产业链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培养出产业最先进技术和最紧缺的专业人才。
除此之外,复旦、浙大、西电科大等多所高校也先后成立了“芯片学院”。国内新成立的“芯片学院”,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
芯片,绝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着“工业粮食”的美称,也是近两三年内,自带流量的一个词汇,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
笔者希望,高校成立“芯片学院”,要有自己的规划,而不是跟风,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要做什么,避免武汉弘芯、济南泉芯项目悲剧的再次出现。
同时,笔者坚信,在国家的严格把关下,各大高校必定能为我国持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专业的半导体人才,推动“中国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问过往,只争朝夕!祝愿我国科学家能够过关斩将,攻克技术壁垒,打破技术封锁,帮助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独立,摆脱被人鱼肉的命运。
笔者坚信,在14亿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政产学研各界努力追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也是拭目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