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仝卓事件引热议!看看民国政府如何处理高考公平问题?

文/狟先森5月22日,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通过一些方式成功将自己高考身份从往届生改成了应届生,一时在网络空间激起千层浪。23日仝卓面对网友的质疑声,指责网友的责骂没有道理,且没有正面回应改高考身份一事。事情发酵至29日,仝卓正式公开道歉。仝卓事件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他触碰到了高考制度的一个底线:公平。

由于抗战形势恶化,1938年实行的统考制于1941年被迫中断。因此,出现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高校联合招生制。03联合招生制1942年8月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宣布将国统区划分成各个考区,并要求各考区内的公立院校“在条件许可下,试行联合招生。”具体措施就是由各考区的高校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统一负责考试时间及命题。虽然原则上禁止跨区报考,但仍然给予高校很大的自主权,规定“委托他区代招学生,应由校区自行商定。”直到抗战结束,各个考区范围虽然有所变动,但基本还是沿用着这种“联考”形式。1943年,教育部还试行一种夏令营式的联考形式。这一年,教育部把江西、贵州和甘肃三省的高中毕业会考和专科以上学校的入学考试一并举行,组成“联合考试”。不同于分区考试,这种考试主要由教育部下设的联考委员会统一指导,命令各省联考委员会统一命题并制定阅卷标准,以此保证升学的公平性。

整个民国时期,作为主导高考的自主招生制并没有很好地兼顾到公平,因此催生了政府对招考制度的干预。国民政府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减少自主招生的缺点。但抗战形势又让统考制被迫中断,催生了联考制。这两种制度都力求保证公平。“公平原则”是从国民政府到新中国政府制定高考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是以精英教育为主,因此效果甚微。当下,“仝卓事件”的曝出也应当让我们意识到维护高考制度的公平依然刻不容缓。参考资料:1、高耀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述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2、杨李娜:《民国时期大学招考制度及其影响》,《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3、张婷,周邦华:《民国高考制度及其影响研究》,《兰台世界》,2015年第31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