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变革,本科扩招结束了,但高职接棒来扩招,推动全民高教;而多数双一流高校宣布硕士研究生招生将逐渐减少或取消“全日制研究生”名额,扩大非全日研究生名额;再往高处看,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宣布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从“考试制”变更为“申请-考核制”。
近期,北京体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陆续宣布从2022年开始,选拔博士研究生将不再采用统一入学考试终生,转而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这意味学生评价模式发生了质变,“一考定胜负”的考博模式将退出教育舞台。
什么是博士申请考核制?通俗理解就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想继续深造,不能通过考试分数高低来决定录取名额,而是要提交包含英语能力、科研水平、博士计划书等书面材料,由各学院综合测评后择优录取,更加侧重生源的综合素质。
在“一考定胜负”普通招考阶段,考生们可以不问出身,即使考生的本科学历、硕士学历都是双非高校,但博士研究生招考能够取得好成绩,也一样能够大概率考上自己的心仪的高校;但采用“申请-考核制”以后,考生的出身,学历、能力、成果等各方面都会被高校考虑到再进行择优录取。对于本硕学历不出彩的考生来说,要想读好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甚至是高不可攀。
上图就是部分双一流高校“申请-考核制”下博士研究生的初审条件,比如英语必须过六级、本硕学历要985/211学历、毕业于国重学科或国重实验室、有1-2封专家推荐信、发表过SCI文章、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奖学金等等,除了英语六级外,其他条件对于普通硕士毕业生来说,难度都太大了,这也注定他们想读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概率变得微乎其微。
这种模式的转变,我们可以通俗理解为:以前的招考制,人人都有机会。而现在的申请考核制,一些人连资格都没有。当然,时代在发展,博士研究生代表了我国顶尖的人才梯队,在经过本硕阶段扩招,读博的基数将会越来越大,摒弃“分数论”,才有利于选拔真正的科研潜力人才,高校根据申请者的各项资料进行综合选拔,更符合学术选拔规律,这是大势所趋。当今欧美国家高校早已全面执行此选拔模式。
早在2007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就已经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试点进行,当时北大是在选择海外博士研究生采用了此模式,而复旦大学则是在医学博士生选拔中采用了此模式;10多年过去了,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当中,至少130所已执行此制度,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已全面覆盖;像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知名双非高校也陆续采用了此模式。
“申请-考核制”虽然顺应了学术发展规律及学术选拔需求,但其中的隐患也有不少。其中可能就会助长“唯学历”“唯成果”等“五唯现象”的滋生,一些高校执行此制度时,默默的提升门槛,比如论文影响因子提高了、篇数从1片涨到2篇,如果不加以管控,评价标注极有可能就变成了博士版本的“五唯论”,这是各高校和相关部门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