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考生对于孩子每次考试能考多少分很看重,也是教育部门考核老师的主要依据,这也是近些年课外培训机构能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不过我们发现,很多中小学实力强、会考试的孩子,上大学如果不努力,也会变成学渣,别以后也会一事无成。
既然高考不是考核学生的成绩,为何大多数的人都在拼命抓学生的成绩呢?众人皆醉你独醒吗?这也是小编在教了快30年书之后才明白的事情,尤其是教育部门推出“双减”政策后,我们才觉得是无比的正确,要不然大家还在盲目补课的泥潭中挣扎。
高考的本质并不是要看谁考多少分,而是考验学生这3个方面的能力,考试其实是把那些最聪明,最勤奋,执行力最强的人用分数挑出来。这是考试最终的本质,考试分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能力才是本质。
大家看一下身边学习不好的那一部分人,除了智商是一个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在于各类习惯上的不良,比如说做事拖拉,然后最后找借口不做,假学习,伪勤奋,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轻重缓急,这都是习惯能力的问题。这是本质的东西,学习的成绩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知道了这个根本的原因,那么实际上作为家长来说,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学习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习好的人大多数人执行力还是非常强的,那么到后来,工作上也会非常的出色。
有些人会讲有一些学生学习不好,但是情商高啊,那么在社会上混得也比较不错。
有这种情况,但是更多的时候呢,还是执行力强的学生,那么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我们不能拿个例去论证得结论,实际上用个例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错误的。
只是用简单几个个例,然后就得出普遍性结论的人,实际上也是学习能力不强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只知道狡辩,而对于事物的本质无从下手。如果家长对于我的这段话,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的话,那么就可能知道怎么去和孩子一起成长!
其实人从一出生下来,智商的区别的确是不大的,关键在于后天家长的教育,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尽管有极少数孩子习惯不好,但是成绩依然不错的案例,但是也是个别现象。
仔细研究学霸的特点,也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在学习习惯、做事情的执行力度及其做事的效率等方面都是很强大的,没有这些良好的品质,即使在中小学家长督促之下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去除外力之后,这些孩子在大学也会变成一个平凡人。
尤其是在初中高中阶段,很多孩子厌学习气已经形成,各类习惯都不好,家长盲目给孩子报班,其实效果都不明显,没有考到各类考试的本质是为了选择一个执行力强的人的这一本质,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