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乎着家庭及整个社会,任何一项政策的调整,都可能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曾几何时,我国的教育资源也面临很稀缺的情况。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下,家长们对学校的期待和需求也变得更多。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国家允许民办教育发展。
民办教育既做出贡献,也产生了问题
私立学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一部分学校因为特殊的管理方法,和强大的教师队伍,成为地域或全国的名校。
不过从整体上看,因为民办学校在招生、教材使用、授课和管理方法上,有着高度自由,所以也产生了很多的弊端。群众们对整顿民办教育的呼声也在上涨。
首先就是费用的问题,先不管教学水平如何,私立学校的学费往往比较高。这是因为它们是靠民间资本创立和运作,本身要自负盈亏。贵一点家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学校借着私立性质,在杂费上搞起了乱收费,家长骑虎难下无处诉苦。
其次,民办学校的教师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学校花高成本从公办学校挖走好教师,时间久了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这种私立学校。
那么想要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就只能去民办,教育变成了先投资再垄断的“市场”行为。如果这种情况成为普遍,无疑对普通家庭是巨大的不公。
而另一种极端则是,民办学校因为不是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也有很大自主权。这就导致不少学校聘用老师时,缺乏必要的门槛,有的老师可能连教资证都没有。
对比公办学校,民办经常可以游离在一些教育政策之外,受到的限制要远远少于公办学校,导致在教师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方面与国家提倡的方向背道而驰。
私立学校转公办学校,民办教师:可以“混到”编制吗
很多家长可能已经发现,教育改革正在以大刀阔斧的形式前进,特别是双减政策后,各方面都在面临调整,教育领域的局面可能要产生巨变。
教改其中一个大方向,就是要给私立学校“刹车”,逐步缩减民办教育的比重。四川、湖北、江苏等多省已经下发了明确的公告。
以江苏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将不会再得到审批,也就是说,不会再成立新的私立小学和初中;并且还提到,会争取在3年内,把民办学校在校生数量,控制在整体的5%内。
这些举措明显地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教育新趋势,民办教育将面临缩减。限制了私立学校的招生规模,一方面意味着学校利润可能要降低,另一方面学校也不需要那么多老师了。
那么这些民办教师,又将如何安置呢?有相关政策指出,会将部分私立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以免浪费教育资源。那么“转公”之后,这些老师可以顺理成章拿到编制吗?
答案是不能的。公立学校的编制是有名额限制的,也有一定的标准,不可能因为私立学校转公办,就给民办教师“收编”,这样既不公平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不过就整体而言,如果学校能转公,对于原来的民办老师也是有很大好处的。首先,老师保住了岗位,可以继续在教学事业上发展。
其次,换成了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就有机会考取编制了。老师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进入编制。当然,这需要很强的能力,所以说到底还是看个人实力。
【笔者寄语】教改直指民办,严格限制私立学校的数量和招生,其实是站在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长远利益,扼制教育资本化的举措,符合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会改变一些人的工作轨迹,民办教师的去留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私立学校的老师,可以适应政策,积极调整心态。
如果有机会转到公办学校,可以好但公办教育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教师更加有保障,相信以后待遇也好把握,虽然工资水平可能要比以前低,会逐渐提高。
而公办性质和民办性质的学校,工作方式和教学风格,肯定有所不同,想要尽快适应,就需要不断学习,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希望老师们可以求得一个更好的前途。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