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本科生的考研率居高不下,考研热在普通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同时,在独立院校中更是愈演愈烈,其中以“跨专业”考研的现象更是尤为常见。
所谓的独立院校,其实就是指一些国家扶持的民办院校,其办学资质以及学生文凭学历均被国家所承认。
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独立院校的运营是由学院自主负责的,其在招生分数上要比普通本科院校低一些,同时学费每学期要高出普通院校1万-1.5万元左右。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啥“独立院校生”钟爱考研,花高价读书,学历却不受认可,被逼无奈的他们,只能选择“考研”,而由于独立院校的专业限制,“跨专业考研”又成了新现象。
独立院校“跨专业”考研并不罕见,专业跨度大或成独立院校考研“特色”
根据2018年,我国独立院校以及民办大学考研率排行榜数据来看,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升学率达到了17.55%位居榜首。
随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6.6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15.16%)的升学率紧随其后,纷纷都超过了15%。从如此高的升学率可以推断出我国的独立院校学生对于考研的热衷程度。
在这其中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除了“临近专业”考研外,“理跨文”等跨度较大的跨专业考研现象也屡见不鲜。
可以说,独立院校的学生在考研专业的选择上更加“大胆”。
此前有网友针对某独立院校进行了考研率的统计,在最终的统计结果中发现:
该校外语专业有60%的学生选择考研,其中50%的学生选择了难度更大的“跨专业”考研;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50%的学生选择考研,其中46%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由此可见独立院校的跨专业考研现象比较普遍,虽然是民办性质的高校,但是学生对于考研所抱有的热情和期待居高不下。
独立院校生“钟爱”跨专业考研?背后的原因满含“无奈”,心疼!
就业竞争压力致使独立院校学生“不甘落后”。
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水涨船高,即便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时也并不具备有利优势。
独立院校的学生因为学校的“民办属性”更是受到了部分用人单位的“变相歧视”。
虽然同是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民办的独立院校学生却要在求职时“矮人半截”,这也就使得更多的独立院校的学生迫切地希望通过学历提升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不争的事实,让不少人无奈,也表示出来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心疼之感。
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自我价值预期存在差距。
近年来不乏有比较有特色的独立院校脱颖而出,不过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独立院校还是具有专业设置老套、师资力量薄弱等劣势缺点。
当独立院校的“配置”无法满足学生追求高质量教育、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学生的自我价值预期与院校专业不相符时,跨专业考研便成了学生们继续追梦的“寄托”。
这也充分说明了独立院校生说面临的苦难,把考研当作寄托的同时,也丢了本身的“荣光”。
独立院校鼓励学生考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考研率已经成为评价独立院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这也是各大独立院校比较关注的部分,为了能够提升考研率,独立院校的老师还会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课程辅导。
有了学校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们自然对于考研更有信心,浓郁的考研学习氛围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推动力。
但独立院校生被迫考研,成了院校提升生源的另一种手段,不得不说,学生最是无辜,满含无奈,惹人心疼。
独立院校生要掌握考研“上岸”密码,扬长避短是关键
学生在选择考研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评估清楚个人的能力水平,不要目标设置过高,尤其应该避免“文转理”的“大跨”选择。
正常情况下,“理转文”的难度要远低于“文转理”,学生应该谨慎、理性选择,切记一时冲动、自我认知不清。
比如,学生本身理科思维不强,那么刻意地报考理科专业那么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即便是成功上岸,以后的跨专业学习也会有一定的难度,研究生阶段很可能会过得很“痛苦”。
相比较而言,文科专业就会更加“如鱼得水”一些。
独立院校的学生并非就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低人一等,事实上有了浓厚考研氛围的加持,独立院校的学生考研的可行性更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考研,才是聪明的选择。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喜欢内容还请点赞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