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或许是每个普通学子人生当中,一次最难得的逆袭机会。虽然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很重,可毕业后回首过去,才发现这也是扭转命运最简单的方式。
为了能提高成绩,很多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过高考还涉及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填报志愿。没能掌握好技巧,可能明明考了高分却换来了不理想的录取结果。
所以很多家长也开始重视起填报志愿的事宜。相信很多朋友知道“调剂”这个规则。同一所高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有差异,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志愿能顺利录取。
为了能考上名校,一些分数没有很大优势的考生,可能会选择接受调剂。特别是在部分家长眼中,进名校才能“扬眉吐气”,可有时候这种误区可能害苦了孩子。
高学历人才选择“低端”工作,常常因为学了不易就业的专业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笔者有同感,这两年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高学历人才,自降身段做起“低端”工作的事。比如名校生去车间做一线工人、到市场卖鸡爪等。
硕士、博士能进入社区做服务岗,已经算这类新闻里比较好的职业了。这里并不是说对这些普通工作有偏见,而是客观地说,我们大多数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就是想找更理想的工作吗?
虽然这些毕业生能接受现实的就业情况,从最普通的岗位踏踏实实地奋斗,但说句心里话,如果能有更好的机遇,或许他们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有人一语道出了重要原因,仔细看一下他们的专业背景,占尽了人们口中生化环材的“天坑”专业。还有体育心理学等听起来高端,实际上对毕业生需求量很少的专业。
“学什么不重要,先考上名校再说”,可转专业比想象中难得多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的时候有“学校优先”的倾向,其实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在企业招聘的时候,名气大的学校确实是重要加分项;而且听上去也更风光。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很多岗位在毕业生专业方面都会设限制,专业不对口,就算出身名校也没有报名资格。这方面尤其以理科生更甚。
那么,先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入校后再找机会转专业不行吗?或许家长们低估了改专业的难度。别的先不说,想象一下要是低分专业的学生,入学后都去高分专业,可能吗?
显然高校不会允许此类情况发生,这样的话对于通过正常途径考入好专业的同学,也是一种不公平。所以即使学校允许转专业,也对学生数量会做很严格的限制。
首先,大学会对学生的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达到标准后,才有资格申请。所以想要换专业的话,必须是在本专业学习水平达到名列前茅的水平才行。
其次,换专业的申请时间也有限制,不少大学是要求学生完成大一学业后才可申请。这就意味着,即使真的能转到其他院系,也要先学习目前的知识。
再次,部分院校对申请新专业的范围也有严格限制,不能跨度太大。往往是同一个学院里完成专业转换。如果考生本身就很反感当前的专业,换个相关的也未必能喜欢。
除了个别大学对换专业比较宽松以外,多数高校对这类申请是控制很严格的,包括名校和普通院校。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抱着学什么无所谓的心态填志愿。
专业很重要,不代表“调剂”没有价值
需要提醒高中生和家长的是,虽然选择专业非常重要,但不能说“服从调剂”不可选。实际上接受调剂,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考生稳妥地进入高校。
笔者就有一位朋友,曾因为固执地报考了高分专业,又不接受调剂,最后惨遭滑档。所以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认真对比历年分数和自己成绩。
争取报考一个自己喜欢,同时高考分数大概率足够被这个专业所录取的选项。这样的话既可以让自己离理想院校和专业更进一步,也不容易掉档。
综上,笔者认为考生不宜轻易选择“低分捡漏”名校,而应对专业有足够的重视。当然,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可能要放宽一些,名校光环的作用可能会更大些。
话题:你认为专业和院校哪个重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