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这五类人, 最容易成为考研炮灰

大家都知道,2021年考研的报名人数是377万,招生计划是111.4万人。有260左右万人被淘汰,而今年从各方面的消息预计,虽然官方还没有发总报名人数,但部分学校已经公布了本校的报名人数创了新高,全国报名人数或超过400万人,但官方的招生计划人数是110.7万人,相比之下,比2021年还缩招了。换句话说,有可能近300万人成为陪跑的人,

在每年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总有人“杀出重围”、“脱颖而出”,也总半途而费,成为炮灰。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炮灰呢,总结了一下,有些共通之处,小伙伴们一定要警惕和规避。希望大家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在考研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类:1、缺乏清晰、坚定的考研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缺乏坚定目标。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

总有人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二战,特别有的人现在就放弃了,做好了二战的打算,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考场都没进就放弃决定二战的人。往往只是把考研当成一个逃避进入社会的理由,至于能想考XX学校研究生”只不过是个笼统、模糊的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这种缺乏清晰、坚定的考研目标,考研的复习时老爱灵魂出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不了三天就想轻松轻松。吃不了考研的苦,很难成功上岸,即使二战三战,仍然会沦为炮灰。

第二类, 自我感动的"假装学习者"

有一类人,往往自我感动不得了。看起来他们早起占座连早饭都顾不得吃,晚上开夜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最后连国家线都没过。

为什么呢?陷入了自我感动和假装学习的泥沼。他们在图书馆看一小时书就满意了奖励自己玩手机三小时,一上午只不过换个地方玩儿手机。认真学习一会,就发朋友圈,觉得自己今天收获满满,搞懂一个概念,就恨不得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在备战考研。

听着网课做笔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但记在本上从来不会看。这样的一般认为自己坐在图书馆就是在学了,认为六点起床就是学了一整天了。如果大家身边会有这样的"假装学习者",多半从开始就已经成为炮灰。

第三类,眼高手低,定位不准

考研大军中不乏这样的同学,眼高手低,高估自己的能力。报考目标院校过高。这种原因主要是没有能够清楚的认知自己,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没有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估。既然过了国家线,也很难达到校线进复试,或者在复试中垫底,最终被淘汰。在复习备考过程中,看到某一道题做过或是做过相似的就直接跳过,或者只是草草看一遍解题思路,结果最后在考试上一紧张,答不到得分点,甚至逻辑乱层。最终沦为炮灰。

第四类,学习拖延,效率低下

没有学习规划就没有效率,没有进步就不是在复习。考研备考要从宏观上制定整体的复习方略,微观上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这才能提高效率真正做到有条不紊的复习。

有些小伙伴计划做的漂亮,但中看不中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计划定的过满,不具备可行性。这就导致你可能不断的在为自己的拖延症买单,频繁调整计划,直到考试的那天,计划也没有完成。出现问题,不擅于自我归纳、总结、梳理。考研毕竟这是一场大规模参与的选拔性考试,难就难在你能否抵制诱惑,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很多时候,大家都容易被自己打败,比如时间不够啦,竞争太大啦,压力过大啦,情绪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导致把自己逼得很紧,最后却不见起效。最终沦为炮灰。

第五类,消息闭塞,又放下不面子。

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导致考研失败的一大原因。现在的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战争,得到一些确切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出其不意地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

举个极端的栗子,某人考研光凭一腔热血,不关注目标院校信息,不关注大纲变动,不关注公共课的命题趋势、重点,更不了解专业课历年的题目变化。考研不光要讲究效率,还讲究针对性。

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战友交流,这样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要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问问注意事项,汲取别人的教训。特别是调剂时,信息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内幕消息;要充公利用网络,获取一些适用的信息,及时调整目标,速度出击,把握主动。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会成为炮灰,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每年都很多同学是考不上研究生的。因为每年报名人数那么多,而院校招生人数那么少,必然有大量学生被刷。当然,考研成为“炮灰”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备考时间不多了,小伙伴儿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调整,现在改变还来得及,别等最后快要考试了,再去改变,那就一切都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