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我们常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之中的翘楚,虽然是万千学子的梦想之地,但在以成绩高低的录取原则面前,纵使挑灯夜战、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这样的前人故事一直在重演,每年能够遂愿的也只有寥寥之数。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就在91年前,有那么一个人,在当时的“高考”之中,数学单科怒砍15分,在常人看来必然是无缘清华。但在清华大学校长阅览完他的试卷之后,却激动不已,当即拍桌:你被录取了。
这个人就是钱钟书。出身教育世家的他,父亲钱基博,作为古文学家、教育家,曾投身于革命,并历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等职,是一位极具文学涵养的大家;他的伯父钱基成,也是他的养父(因为没有子嗣,钱钟书很早便被过继给了钱基成),在文学之上也是颇有成就;至于叔父钱孙卿,则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样的家世门第,也让钱钟书很小便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在国文、外语上钱钟书也是兴趣盎然,很早便展现了出人的天赋,但是却唯独对数学不感兴趣。因此也造成了在1929年,钱钟书20岁时在参加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奇葩一幕。
一个数学只能考15分的学生,敢报考清华,想上清华?但钱钟书先生还就真敢,人家还当真就被录取了,当然这要得益于钱钟书先生平素在国文、外语上的积累。也正是凭借国文、英文的满分成绩,让当时的招生老师觉得十分为难,难以决断之下,请出了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罗家伦,作为一个有着留学欧美背景的学者校长,思想十分进步,他还是蔡元培先生的学生,也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对于钱钟书这样一个有着明显偏科的学生,在看了他的试卷后便已经知悉面前的这个学生将来定然能够在国学、外语方面有所成就,因此当即便让人将钱钟书叫来,宣布将他破格录取。
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期间,钱钟书也不负期望,成绩出类拔萃。而也就在此时,钱钟书也遇到了一生之中的挚爱杨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又有1935年,以第一名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这般学业上的优异成绩,人生如此自可乐。在与杨绛先生完婚后,二人携手同赴英伦。在英国期间,二人有了女儿钱瑗,学业学术上也都有小成。
1938年,回国后钱钟书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而此后随着《谈艺录》、《围城》等作品的出版发布,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也日渐显露,为人尊崇。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们总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批评精神,也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