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说英语的人都能被同等对待,因为人常常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对口音带有歧视。
去年夏天,总部位于纽约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Triangle Investigations就一家全球非营利组织提出的关于口音歧视的指控进行了调查。在控诉中,一名带有埃塞俄比亚口音的工作人员说,他的同事在Zoom通话期间经常打断他,说他的英语听不懂,并将他排除在会议之外。之后他每次参加会议都感觉不自在,最终他放弃了Zoom上的发言功能,只使用文字聊天功能。
当罗伯茨和她的团队调查此事时,他们发现这些指控绝非子虚乌有,非白色人种员工经常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他们常常不被尊重,好像他们不胜任他们的职位似的,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往往没有被认真对待。当然,这种语言歧视事件并非特殊现象。当下全球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英语成为了商业、科学和政府领域的主要语言。因为不同国家和群体使用英语的方式不同,英语也在不断发展。然而,这种语言发展的多样性并没有被广泛接受,某些特定类型的英语被认为高于其他类型的英语——操着一口非“标准”英语的人士可能会发现自己被评判、边缘化甚至受到欺凌。并非所有的语言歧视都是有意为之;有些人自认为具有包容心,但潜在的偏见让他们无意识中做出了歧视性的判断。
来自一些多语言国家的演讲者常常被认为英语不够“标准”
显性还是隐性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非英语母语人士的数量是英语母语人士数量的3倍,尽管“英语母语人士”一词不好明确定义,一般来说,它指从小就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英语往往被附加上一种特殊的地位,好像它属于那些富裕、白人占多数且大多是单一语言的国家。由于这种片面的观点,像尼日利亚和新加坡这样的多语言国家的英语被认为“合法性”和标准性较弱(尽管英语在这两个国家都是官方语言)。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的社会语言学家 Sender Dovchin说,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尊敬的英语类型是英式、美式和澳大利亚式英语。
法国人说英语即使带有口音,却会被认为是可爱、时尚的
在很多国家/地区,说话带有口音会让人处于弱势。甚至在一些国际场合,某些说着非标准英语的人会因其国籍或种族,而不是他们的实际沟通技巧被人贬低。“当一些欧洲人说英语时,他们也往往带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口音,他们的口音却被认为是非常可爱、精致、时尚的,”Dovchin 解释道。但是,亚洲人、非洲人或中东人说的英语可能会被认为不容易听懂或者发音不好听的。
亚洲人、非洲人或中东人说的英语可能会被认为不容易听懂或者发音不好听的
即使这些亚洲人、非洲人或中东人实际上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他们也可能会面临这种刻板的语言印象。仅仅看到一张亚洲面孔,一些美国人就会认为该说话者的英语难以理解,无论他们实际的英语水平如何或出生在何处。一位出生在美国、持有英国护照并拥有英语学位的亚裔人士,竟然会因其流利的英语而受到称赞,好像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些偏见形成了语言种族主义,或基于口音、方言和语言模式的种族主义。语言种族主义的显性表现可能涉及故意贬低或羞辱,例如“民族口音的欺凌”,尽管某人的英语水平实际很高。或者它可能以隐性的形式出现,比如潜意识地排斥说带有外国口音英语的人,或者对亚裔美国人的英语看似善意的赞美。
这些例子表明,歧视者有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微妙的心理机制。在认知上,要理解不太熟悉的口音需要花费更多力气。这种额外的脑力,以及对自己团体成员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可能导致对说不同形式英语的人产生消极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英语母语者认为非英语母语者的陈述可信度较低。这些微妙的机制会形成对讲不同形式英语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人总是更容易和自己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相处(例如不用费力向非母语使用者解释一些带内味的俚语);也更倾向接受熟悉的书面表达,例如印度英语喜欢用“(upgradation)升级”,一些英语本土人士会不自主地将其改为“(upgrading)升级”,并觉得这样用更好。
歧视者有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微妙的心理机制
这种偏见可能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许多因语言而受到羞辱或排斥的人会产生自卑感,并开始觉得他们实际上没自己想的那么聪明。
许多会说多种语言的人说,他们在自己国家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当有信心,但在所谓的“标准英语”国家受到的偏见让他们逐渐失去信心。这种语言歧视可能意味着某些人失去了敲门砖。例如,Y Combinator的创始人Paul Graham公开承认,他们会拒绝带有浓重外国口音的申请人。在接受采访时,他甚至说“凡是有脑子的人都会意识到,能说地道的英语,会更容易成功,如果他们连口音都去不掉,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他的这番话引发了强烈抗议,但格雷厄姆不悔改,写道“你不能让别人听懂你的话成为一种工作”。这是母语者优越感的经典表达:全球说英语的少数人要求说英语的大多数人改变。
北美和西欧英语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结构会长期存在。但发展的趋势是,英语会越来越具有多样性。非英语母语者要在心理上打破对所谓“标准英语”的崇拜和敬畏感,认识到文化的平等性,注重以高效沟通为目的的导向,坚持语言为我所用,而非我被语言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