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学外语比学母语汉语还要用心,特别是英语,培育出了数十个强大的英语培训机构,规模都是几百上千亿,每年的万亿培训市场中,外语占据核心地位。可是,国人学外语是为了学以致用吗?对于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会一致否定,回答都是国人学外语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四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一过,似乎什么也没有。
包含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呼吁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真正的减负,是从减英语开始,英语不动,所有的减负努力都是白费,现在的双减亦如是。
选小语种是高考的“捷径”?
对于高考学生来说,高考学生能选择的外语语种不只有英语一个语种,另外还有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5种。很多学习英语比较吃力的考生,转而寻求其它语种学习的“捷径”,很多人听闻日语易学,词汇量只有2000个左右,比英语少了1500个左右,并且在高考试题命题时,对于非英语类的小语种难度又要容易5%-10%左右,上述三大因素相结合,造成很多英语成绩较差、想寻求更高分或者是国内的众多艺考生们,就走上了选择日语的“躺赢”之路。
笔者在走访一些重庆的语言类培训机构、高考培训机构时,常听到所谓的“某某考生英语只能考50-60分,转而学日语,高考成绩轻松上120分”的宣传。也如中国经营报采访的一位日语学生所言,自己原来学英语只能考90分左右,而选择日语之后,成绩能稳定在130分左右,40分的高考成绩差距,足以让任何一位高考生及家长心动。
只为升学分数选择小语种的考生,学习之路并不顺利
的确,对于同样的高考升学,选择日语等小语种的考生,高考总分可能会超过学习英语的成绩,但很多高中生及家长没有明白的是,选择小语种升学,最佳的选择是那些与对应语种相关的专业,如果只是为升学而学,那么,考生所学的小语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选择专业有受限,而且即使顺利被录取,进入大学之后,很多高校依旧是以英语教学为主,在加上后续学位证书、考研等的英语四六级成绩要求等,会让自己的大学之路更为痛苦。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招生中,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法语和英语语种考生),那么如果考生想利用日语来提升高考成绩去考中国人民大学,那么这条路就行不通。对于艺术生来说,虽然可以通过比较容易的小语种升学,但是由于学校规模的限制,很多艺术类高校无法全面开设小语种教学,只开设英语公共课。如中央戏剧学院,学校的招生章程就明确说明,学校公共外语课只有英语,其它语种考生慎报。
当然,国内的升学至上之宗旨不会有改变,很多高考生及家长明白,自己选择小语种,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只要能达到高考总分大幅度提升的目的,被录取后即使立刻放弃对该语种的学习都是可以的,于是乎国内开设的各类小语种高考应试培训机构盛行。
外语类高考及招生人数分析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考中,外语科目选择日语的考生人数达到了20万人,较2020年的12万余人猛增67%。仅广东一省就有4.9万人选择日语,而3年前的2018年,广东日语考生为4437人,同样是2018年选择日语参加高考的江苏有3216人、浙江2626人、贵州1974人、湖北1833人等。全国高中生中,学习日语的人数已经接近70万人。
我们再来看一个相关数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我国本科毕业生规模,日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仅有2.2-2.4万人左右、俄语0.7万人、德语0.45万人、法语0.6万人、西班牙语0.4万人,而英语专业则在10万人以上,还加上商务英语2.8万人、翻译专业1.4万人,一个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综合则在15万人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对于英语类人才的培养,其它小语种专业所无可媲美。
外语类高校及部分招生专业方向分析
我们先抛开其它科类高校及综合性高校,我国单纯的16所语言类本科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知名高校,均是主要以英语语种为主要教学语言。
每年有很多重庆高考学生及家长问笔者,为何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医学、法学类专门院校也开设英语专业?其实,英语专业不只是为将来当英语教师、搞国际贸易、进外企就业的学生而开设,医学英语、法学(英语)、财经英语、体育英语等等也需要专门的行业人才,所以,大家在看到重庆医科大学招收的英语专业学生中,一般专业标识的是英语(医药方向),这说明学校招生的是有细分方向的,并非大家所理解的普遍意义上的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