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全班55人, 37人上清华北大, “高考战神”这样带“差生”逆袭

2003年高考过后,王金战老师班上的55名学生,有37人进了北大、清华,还有10人被哈佛、剑桥等海外名校录取。

从此,这位班主任有了“高考战神”之名,许多人想打听他的教育秘诀。

可也正是这一年,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

“当时的感觉特别难受!”王金战备受打击,觉得很没面子。

想起最近看到北大教授徐凯文做的一个“关于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小范围调查,发现父母职业为教师的孩子,自杀率更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身为教师的家长——

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缺乏关心;

把自己孩子也当做学生来对待,缺少亲子沟通;

对孩子有更高要求、更高期待等等。

教书育人很厉害的王金战老师,也踩过这些坑。

痛定思痛,他开始以一个家长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把这些反思反馈给学生家长,最终创造了“把班里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送进北大”的奇迹;他自己的女儿,也在三年后的2006年,迈进了北大法学院的大门。

沟通里的“二八法则”

有一年快高考前,一位学生家长找到王金战,恳请王老师跟他们的孩子谈一谈。

这个高三的男生非常能“折腾”,闹得班里所有学生的家长集体向学校要求他离开班级。

被赶回家的男生,天天躺在床上,一天睡十几个小时的觉,急坏了父母。

见了面,王金战就问了这孩子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让你回家?”

男孩说:“我是有缺点有毛病有问题。可是,学校老师和校长,动不动就当着全班的面训斥我,还动不动把家长叫到学校来,我特别反感,特别抵触,所以我就要跟学校对着干……”

王金战一直默默地听着,偶尔还直点头。

受到鼓励,男孩更加滔滔不绝。

等孩子倾吐够了,王金战才开腔,表示认同孩子的这些感受,并用一些并不深奥的话鼓励男生不要被这些糟糕的事情影响,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后来,男孩的妈妈告诉王金战,这次谈话后,儿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锻炼身体打鸡血,进入备考状态。

其实,这次谈话总共两个小时,王金战并没讲什么惊艳的道理说服孩子,反而孩子说了100分钟,王金战只说了20分钟,就发生了改变。

正是这120分钟,让孩子觉得一个“权威”能听进去自己的话,能理解自己,让他找到了自尊。

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少说,多听;说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导孩子更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同样的效果,也在王金战的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

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女儿初中时期,王金战对她缺少关注,教育方法也简单直接,有时候别的学生问他问题,他都能用心解答,而自己的孩子问些啥,反倒容易失去耐心。

久而久之,女儿跟他的关系日渐疏远。

直到偶然间看到女儿的日记,王金战才知道女儿多么渴望老爸的帮助。

一个孩子,无法和家长无话不谈,自己的想法不被倾听理解,一沟通就被家长当做无聊小事用大道理堵回来,得多难受?不仅自尊心受损,憋在心里的负担也更重。

从此以后,女儿跟王金战说话时,他开始专注地听,并且很少评论、打断、反驳,还会表现出“很高兴你跟我说这些”。

等女儿说够了,王金战再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不颐指气使,和女儿平等交流,女儿也很乐意接受。

当良好的沟通循环起来时,女儿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就跟老爸讲。

心理变轻松了,更能轻装上阵搞学习。

那为什么这样20%的工作量,能获得80%的效果呢?

减少无用的“外动力”

王金战老师常用一个实验作比喻:

10个人被带到一间黑屋子里,眼前只能看见一条小路,其他什么都看不见,10个人都顺利通过了小路。

第二次,同样10个人过这条路,只不过光线亮一些,除了小路,还能隐约看到两边有不知深浅的河,结果只有4个人走过去,剩下的不敢过了。

第三次,灯光大亮视线清晰,只见路两旁的河里,其实游着几条鳄鱼,10个人没一人敢过了。

学习,就像那条小路;

外界的期待和要求、成绩排名、各种比较……就像“鳄鱼”。

我们总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孩子学习、变好的动力,却容易忽略——外动力,亦是压力,施加过了头,就会挤压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

有个高二的学生小吴向王金战倾诉,自己一直学习勤奋,成绩也不错,可从初二开始,一到重大考试总是心慌冒冷汗,发挥失常。

每况愈下的大考成绩,加上父母总是忧心忡忡的眼神,让小吴很失落,觉得对不起父母。

可在此之前,学习上小吴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怎会突然如此?

原来,小吴初二那年,他的父亲下岗待业在家,无事可做加上情绪低落,整天跟小吴唠叨要刻苦学习,不然会落得和自己一样下场。

后来,小吴的父母一起开了个小吃店,起早贪黑维持生活,父母的操劳让小吴生出愧疚感,发誓要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小吴一到大考就开始患得患失,难以集中精力答题,结果可想而知。

王金战也发现过自己女儿身上有过类似的问题,总是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没有自信,敏感脆弱。

进一步沟通才发现,病根之一是女儿小学六年级时候,作业总被妈妈挑剔,每次让家长签字,妈妈从不会说她哪里写得好,总是找一些小失误,不断提高要求。

很多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注意力都放在了“鳄鱼”身上,还怎么心态平和地专注学习?

所以我们不能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家长,不停给孩子提建议和要求,却看不见孩子承受的压力,也不给孩子倾吐的机会。

而王金战老师调整孩子心态的办法,除了倾听接纳,还有——已经这样了,去尝试一下,还能更糟吗?

真心欣赏孩子

这是一个在全年级都很出名男生,考试作弊、成绩总是倒数第一、所有班级都拒收、离家出走……

最后他来到了王金战班上,由于是借读生,王金战给了他一些特殊照顾:每周允许迟到两次,能听懂的课来听,听不懂的课可以不听,随时回家自学。

男生很意外,一再保证自己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

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

由于以前没有好好学,除了数学,这个男生所有的课都跟不上,在学习上失去自信,又自暴自弃起来,离开班级沉迷网络。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王金战劝他回来参加考试,男生借口生病了,拒绝参加。

王金战说:“你已经是倒数第一了,还怕考倒数第二吗?”

男生一想,也对,怎么着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就来考试了。

果不其然还是倒数第一,但是有人接受他这个成绩了,并且把这看做一件平常事,没有歇斯底里挑毛病、指责排斥他。

这个男生心态由此发生了变化:“别人那么努力才能考好,我才学了一暑假,要是考得比别人好,那别人才不平衡吧。”

于是他想试试自己要是玩命学,能到什么程度。

结果第二次考试,虽然还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但这个男生在整个年级的名次提高了161名,和班里倒数第二名的分差缩小了30分。

王金战逮着机会使劲夸他:“看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8次大考,要是每次都能缩小30分,考名校不是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

这不仅是对一个“差生”的鼓舞,也是对全班学生很好的鼓舞。

最终这个“差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非常振奋,进步神速,直到真的考上了北大。

孩子一旦成绩差,就很容易被教育者视为“一差百差”,不断挑剔孩子企图以此激励孩子改正,却在破坏孩子心态和潜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越想命令他、控制他、强迫他,都只会让他们越加反感、抵触。

帮孩子摆正心态的好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最后,看到网上很多人讨论说:

“王老师之所以能有‘高考战神’的战绩,是因为他教的本来就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哪怕那个倒数第一的学生,底子也强过普娃太多;要是给他一班底子薄弱的学生,他还能有如此成绩?”

王金战确实带过普通学校的孩子,其中有一个调皮能折腾的,只考上了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矿场挖煤。

王金战一直惦记这个学生,觉得下井挖煤挺危险的。

多年后一次工作间隙,他到那个学生的工作单位去,想看看他过得怎样。

那个学生一见到这位曾经的老师,便激动落泪:“老师,20多年了,您是咱班上唯一一个来看我的。”

而这个学生,已经是有千名职工的矿长了。

纠结眼前的成功,大可不必——孩子和教育者,本就是互相成就的。

天资底子再好的孩子,没有好的教育者带领,也会陷在泥潭里打转。

天资普通的孩子,遇到好的教育者,也能让生命迸发热情,开满鲜花。

教育没有神话,教育者的作用,本就是“催化剂”,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再说,谁说一定得上名校才是好汉了?

能帮助孩子打破设限,激发向上的动力,找到自己的蓬勃之路,这过程对生命来说,就已足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