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还有不到100天,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等相关事宜的热度又逐渐高起来。
笔者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时常遇到考生家长提到诸如这样的咨询问题:
老师,你能给推荐几个比较好的专业吗?
老师,你觉得现在报考什么专业最好?
老师,你觉得××××、××××等专业怎么样?
……
如果只是个寒暄的时候,笔者也是只能说”还可以“不错啊”“还行吧”等敷衍一下;如果确实有时间,笔者还是比较有耐心地给家长作一番解析。
大多数时候,笔者总是会问问:孩子愿意学医吗?
不想学,不多说、不勉强;有意愿,挺高兴、挺欣喜;模棱两可,就会劝劝:学医真的不错!
不是全网都在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吗?那么,你为什么还劝考生学医?
在这里,我首先说说为什么网上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然后再讲一讲我为什么还是希望考生去学医。
我国当下那么多人对医学不感冒、反对学医,甚至产生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戏谑荒诞论调,我认为有以下4点原因。
首先,当前社会整体人心过于浮躁。
当前,我国处于极大变动的发展中阶段,网红、明星式的一夜暴富、轻轻松松挣大钱,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并且许多年轻人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
甚至,不劳而获就可以过上豪华奢侈生活,成了一部分年轻人的人生追求。
前一段国家宣传上正确引导较少一些,很少提倡扎扎实实地劳动和奋斗,好像勤劳致富太过时、太落伍了。不过,现在国家层面好像又开始提了。
国家整体医疗制度也需要完善,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医占比很小,整体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医患矛盾比较突出;
比如,前一阶段众多“医闹”事件比较严重,负面影响太多,损害了整体医生行业的形象;
其次,确实有医学职业本身的原因,结合上面一点,用一个字概况,最主要就是:“累”。
这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多,学习累;二是工作量大,工作累。
我个人以小人之心臆测:网络上那些吐槽医生职业的,大多是在以上两点上不理想:或是升学就业层次低而不理想,或是工作晋升困难挣钱少而不理想。
我想,那些高层次985医科大学的学生或省级以上医院的医生,暗自里偷着乐都来不及,哪有心情和时间吐槽?
我想,省级医科大学即使本科毕业,能留在县级医院,也已经很不错呀,为什么非要说不在省会等一二线大城市工作,就是不理想?
即使退一万步说,农村出身的专科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街道、社区、乡镇开个诊所,收入会少吗?别人不高看一眼吗?比进流水线工作或做送外卖“小哥”不“香”吗?
你说是不是?
但医生行业普遍较累,却是事实。当然,并不是医院的所有部门、所有人都累,但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有些累,是大概率可以确定的事。
尤其毕业院校、就业医院都层次较高的医生,不仅要看病,还要带学生、要搞科研;当前环境下,当医生不仅是个智力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累也成为必然。
不过,我们可以反过来想,现在哪个优秀的人不累?
世界上,现在又有多少又不累收入又较丰厚的职业?
高薪人士就真得能很工作清闲、生活轻松?
我们想想,是不是有许多行业、许多人,一年到头比医生还累,但地位卑微、收入微薄,甚至可能老本也陪个精光的?
当然,去劝人家官二代富二代去“学医”,确实应该“天打雷劈”哈!——人家家产上百亿、家里很多矿,你劝人家学医?人家“国民老公”,你打算问问人家“为啥不学医”?
所以我想,不是非富即贵的一般家庭,是可以、也应该学医的。太清闲“温水煮青蛙”式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并不见得是好事。
再说,学习和工作累一些,有什么可怕的?——世界上有许多愁死的,很少有真正累死的,是不是?
网上说,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的学生,不支持学医。这也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
前面说啦,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在县级医院就业上班,难道不是一种逆袭吗?幸福感就是比在一二线城市低吗?
学医确实内容挺多,要记忆、要背熟的知识极其庞博,医学院的本科阶段一学期课程,大概要学习五六本大厚书;4年下来,应该学的内容,确实比人还高。
这一点,确实比大部分学科显得要“累”。
医学院的确比一般的理工科学习内容要多,更比诸如文科、经济学院学风严谨、赶节奏。但是,懒散的大学是真正的好大学吗?
前一个时期,大学里上课玩手机或睡倒一片,甚至逃课外出教室里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在在真正上大学吗?
甚至《人民日报》都发表重磅批判文章——《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就是希望用这种“天打雷劈”式的呼喊,来唤醒那些沉溺沉睡的学生!
近期,各个大学也陆续出台了一些严厉的规则制度,并杜绝“水课”,许多大学甚至不惜开除上百名学生,就是对当前大学教育及学生懒散学风的刚猛纠正。
上大学,就是要以学为主。
一个较为笼统的标准,一个专业越比别的专业、别的人学的越多,那么这个专业、这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大概率应该是对的。
医学,要应该多学、学多!因为这是对的,也是高贵的。因为,以后每天面对的是别人的身家性命,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三点,学医周期长,需要较长时段的经济支持。
一般认为本科5年进县级医院,本硕8年进市级医院,医学博士才能进大都市省级医院。
也就是说打算在大城市就业,差不多需要11年的大学学习经历(当然本博连读或硕博连读还短一些)。
大多学生刚刚高考结束,给12年学习生涯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乍一说,还得有10年学生生涯,可能有一点点恐怖。
这也是许多考生,不愿意学医的很大的一方面原因。
比如,有些专业本科4年一毕业,就可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可能有的学生工作了五六年挣了几十万了,学医的还没毕业。
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会更感到悲催。
但从人生长远的角度看,在大学踏踏实实地多学些年头,尽量多学些内容,能把学历尽量提高,确确实实地是一件好事。
人生还很长,比如即使高考11年后博士毕业,但在大都市30岁也还不算大。
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或者说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应该努力把学历尽量提升。能硕士、博士毕业,为什么非要本科就去就业?
我想,许多211以上院校的学生本科毕业然后就业,只是考研失败然后没有办法的事情吧!
从长远角度而言,本科就业即使挣大钱,也不值得羡慕,你说是不是?
最后还有一点,学医和做医生的过程都可能稍显枯燥,不那么丰富多彩,有些单调重复。
尤其一些年轻人感觉,当医生还比不上各地跑腾新鲜,甚至还不如崇山峻岭架桥、开隧道刺激和有景致。
其实,只要心中有阳光,暗室里也会摇曳盛开的花朵。一个具有艺术情调和思维的人,即使枯燥的生活,也会经营出生动的气息。
笔者认识一位看病医生,唱歌挺好,还拉的一手好二胡;
笔者也曾看到医院下午5点没有病号时,有医生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散文杂志放在桌子上;
我曾在省会大医院里,看到医生在看病的间隙,拿起小喷壶浇浇门诊室里的小花草……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以上就是笔者认为时下考生比较排斥医学专业、甚至出现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原因,你同意笔者的认识和观点吗?
那么还有一点,对学医持有调侃、戏谑或荒诞论调的人,绝大多数仍是学业还在“进行时”的而非“完成时”的,大多是35岁以下的,而非40岁以上的。
年轻人的观点与社会经验丰富、真正成熟的人,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站在40岁以后的人生立场上看,或者说从各个职业40岁以后的对比情况来衡量,学医、做一名医生简直是“牛”爆了!
甚至一名老家县城的比较好的医生,也可以完虐省城的计算机类同龄毕业生——谁的爹娘、老人不需要看病?哪个人不是愿意结交个好医生?哪个人不是觉得医生比“码农”在社交领域厉害?
你说“码农”挣钱多?即使在我们家乡县城,一个优秀的医生每年的收入,你知道吗?
关键是幸福度高哇!有时候人生真得是拼的是下半场,比得上40岁以后!
依此,从40岁以上的人的角度看,学医的好处简直多多!这也是多数学生反对学医,但家长却十分赞成的原因。
具体说,从长远看,学医的“好处”也有以下4点。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比较成熟、优秀的医生,极受人尊敬,人脉极广;若是名气较大医院的科主任、副院长之类,不仅科研是大牛,更是在社会上手眼通天。
人的一生自己包括亲戚朋友,那个敢说不会得病,那个敢说不会进医院?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路边摊贩,谁不想结识个好医生?
越是上层人物,越是注重自己及家庭的健康,哪个没有个高血压、冠心病之类的?哪个不是会“傍”一两个好医生,视如座上宾?
可能你会觉得我说的太现实,甚至有些利益庸俗。但社会本身如此,只有情怀和清高不会有饭吃,尤其家庭出身层次比较低的,更要现实一些。
医生在子女上学、求人办事方面可以平等不卑不亢,因为社会逻辑在那摆着,谁也不是一辈子不得病,或确保只得一次病。
什么是逆袭?这就是社会层面的逆袭!
和教师职业相比,也就更清楚啦!在社会现实逻辑方面,即使优秀的教师,对别人也只是顶多“有用一阵子”,而医生确是“有用一辈子”。
其次,一个优秀的医生的收入会很高,一般家庭条件会比较优渥。
可以说一个医生具体每月挣多少,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可能只有他(她)自己和他(她)的妻子或丈夫知道。
一般说,一个较好的医生的收入,不贪污不受贿不收红包,会是当地公务员的3——5倍左右。
我们想想,内心踏实地每月都有如此收入,实属不易;并且,这份收入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稳稳妥妥地不断增加。
曾看过一篇一个毕业10年的医学硕士写的小文,先开始写了医生工作的劳累和不易,吐槽巨多;
然后介绍了他的两个高中同学,一个在省电力局工作,一个在省机关做小科长,他们工作悠闲生活有质量;
最后写到“我不羡慕他们,因为……”之后是少半页的省略号,然后是“我的工资收入比他们两个加起来,再乘以2还要多……”
然后又是少半页省略号,最后是“哈哈,我觉得我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不比他们差……”
第三点,医生生活外在环境优越,家庭稳定,心理安稳。
从工作大环境上说,医院一般都在都市繁华市区,而一般制造业、实体企业单位,都在郊区或更远的工业园区;
更不用说土木建筑类,施工地在荒郊野岭,干个一两年也是家常便饭;
此外,在都市职场婚恋派对中,最受白领知性女性欢迎的就是医生。
医生除有时候出差或外出开会外,生活无颠沛奔波之苦;虽然也有值白班值夜班,但大多时候是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日常幸福感也很高。
你看看,医生职业是救人水火、救死扶伤,内心充满道德荣誉感;
一生都是在做善事和好事,经济上又不用开辟第二职业就位高多金,这是多么好的职业啊!
医生在生活上、心理上踏实安稳,工作处于超稳定结构——只听说医生跳槽去其他医院的,极少听说医院裁员、开除医生的(即使部分医生能力差)。
这一点,在现在这个变化极大极快的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点,医生一生是和各种人、各个阶层的家庭打交道,打交道的是“人”,而其他行业层次越高,整日打交道的越可能是“物”。
如研究电子、计算机、当程序员之类,容易与社会隔绝、脱节,甚至导致性格孤僻。
而医生这个职业,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是有尘世的烟火气的,是生动活泼的,是需要艺术性的,也是能给人以生活哲学智慧启迪的。
甚至如果有闲暇时间与心情,许多工作经历是甚至可以作为小说素材。想想中国的鲁迅、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但不是都曾经是医生吗?
你看看!能成功成为一名医生,简直就是修炼成仙!亲爱的小伙伴们,你心动了吗?
再如,在西方欧美国家和香港,高考排名靠前的学生都报医学院,成绩稍差的学生,想报连机会都没有。
国外,医生是极其受人崇敬、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比如欧美许多优秀医生,都是有自己私人直升机的;香港的牙医,大都每年三个月进行全世界旅游。
所以,个人认为,医生这个职业,还会有行业大涨的空间。怎么样,各位拿不准主意的小伙伴们?
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阅人无数、见惯生死的人,都很伟大。
有同情心又能把握分寸,理性冷静的同时又不失温度,别人乱做一团却能不惊不慌,即使劳累也可从容不迫自我开怀。
内心纯真明澈但又有一份成熟的冷静与深刻,富于爱心而又理性节制,世故人情了然于心又不虚伪圆滑。
这样的人,的确让我们会心生敬意。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
再从最深层次讲,社会人群及个体对生命健康及长寿的期盼,永远是社会繁衍与发展的一个内在源动力。
而相对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不管是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资源还是社会医疗制度,都还很滞后,难以满足当下中国社会和人们的普遍需求,社会上常说的“看病难”就是一个明证。
现在,不管是从医学诸如内科、外科、口腔科等学科内涵上讲,还是从医学与其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结合的外延上讲,甚至从社会具体医疗制度的变革角度讲,医学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当下中国医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让全社会头疼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美丽、和谐和幸福的中国!
好啦!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今天就到这里喽!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一点道理呢?
最后,你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怎么样?医学学科值得报考和就读吗?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继续哟!若有自己的想法、意见,在下方评论区进行留言、发表意见哟!
(原创不易,欢迎点评,谢谢关注!以上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