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可不能任性,是三战还是调剂,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放弃了华科的推免,家人都快气死了。
同事闺女去年去了北大直播,毕业于华科,同宿舍的女生,个个厉害,不是推免就是考上了比华科更牛的研究生。
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家庭优渥,爸妈都是园林系的教授,小姑娘高考690多,爹妈让报园林设计,入华科后非改专业,学了医学。
不过这孩子从小到大优秀,琴棋书画,样样厉害,钢琴都是十级,吉他信手拈来,自信又有点自负,父母劝不了。
第一年本科毕业,免推华科研究生,在外人看来已经很好了,不上,非考华西最强的口腔修复,败北。二战,也就是今年依然是华西,但改报了最热门的政绩,而不是修复,又因为竞争激烈,败下阵来。
是三战还是调剂?调剂连华科也弄不上,家人都要气晕了。考研志向远大很好,但千万要面对现实估量好自己的实力,目标过高,太自负,很容铩羽而归,无颜见江东父老,错失掉最初的良机。
我娃老师的儿子是三战复旦了,这么卷,今年没敢问结果,就怕一旦失利精神上受不了。其实,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要学会拐弯与变通,尤其是在有其他路可走的时候,期望值不能太高。
年轻心气儿高是好事,但高成了自负,就有点过了。谁都知道,考研是特别辛苦的一件事,从头到尾不敢丢松,精神高度紧张,初试即使是高分了,但因为竞争过大,复试依然不敢丢松,各种材料需要准备,不知道考官会问多难的问题。
英文和专业课都要好好准备,还要问论文和实验方面的专业问题,可难了,有时候觉得比高考还难。调剂甚至半夜也可能收到拟录取通知,考虑时间很短,精神一直处于高压状态,非常不容易。
要是在连战三年,连自己都会受不了,更何况家人了,建议,一般一站失败,最多二战,可别三战了,年龄和心态都不允许。
当然也有人会反驳我,俞敏洪考了7次才考上北大,不也挺好的?是的,只要你能有人家的恒心,考几次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别人的意见仅是参考。